要证罗汉果的人有何特征
功夫到涅槃果位时,不想再回到世间了,这个就是罗汉果。 佛法称之为“有余依涅槃”。 什么叫“有余依”呢? 就是依“空”的境界。 在空境界中,不动念,万事休息。 修这个果的人,特征就是爱空、爱清净! 其实,爱空、爱清净也是一种贪; 认为清净就是空,追求清净这个就是一种习气。 佛法并不反对清净,但是如果认为佛法就是追求清净的话,那就是错解了佛法。 在有余依涅槃里,好像暂时不来了...实际上,最多八万四千劫,非来不可! 阿罗汉念头都空了,到了最高境界,最多八万四千劫,还是非出空不可! 没办法不出来,出来以后,想最终成功,还是要转小乘的心,发大乘的愿,然后行道... 在我们看来,阿罗汉入空八万四千劫,就算我们再投几千个娘胎,他在那个很高的天上还没出来... 可是入空的人,八万四千劫其实也就一刹那就过了! 就像我们有时候特别累、突然睡着了,一醒来,觉得才一会儿,可是几个小时过去了... 大阿罗汉入定,在定境中的人,只觉得是眼睛闭一下就出定了,也是很短暂,但两个念头之间已经很久了... 这一类的修行人在世的时候,走绝对清高的路子,做隐士... 万事休息,一切放下...到了要涅槃的时候,以为住空,不来了... 不过,虽然这是小乘的境界,有余的涅槃,但我们也不要看不起这个境界。 因为,就这个境界对多数人,那也是太难达到了!有多少人能做到“万事休息,万缘放下”呢? 我们修学佛法,发大乘的心,初步也要有到达这个境界的能力,然后行菩萨道积累资粮,最后功德圆满方能到达究竟涅槃的佛果...... 欢迎转发-普利大众 功德无量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近期热文推荐↓上下滑动翻看↓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慈地尊者() 担心犯戒而不敢受菩萨戒,这个想法对吗? 《四分律》说持戒十种功德 为何法师总祝大家“六时吉祥”,不说“二十四小时吉祥”? 别拿修行装样子!有没有“道”你自己知道 僧人起名也排“辈”,你知道这些宗派怎么排的吗? 入寺礼佛,这样做才合规矩! 想要称心如意,你得有这5种思维方式! 布施中具足六波罗蜜多 掌握诵经的窍诀,这样诵经才能真正功德无量! 这六种人或事,敬请远离 五条妨碍你皈依三宝的歪理 说时似悟,对境成迷 把别人的不好拿来烦恼,那是自己的愚痴 释迦牟尼佛如何报答亲恩?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罗旬尊者() 细说世间五大福报,看看你占了几个? 世间那么多苦难,为何佛、菩萨不管? 南怀瑾 《金刚经》揭秘了九大生命真相 对错好坏嘴不要乱说,肚里明白就好 我们的心念,是万善万祸之根 不要被人以“佛弟子”的名义,进行道德绑架! 五戒与十善的关系 现代人学佛不受益的十五种原因 五戒与十善的关系 不理解经文意思,或诵经后梦见恐怖的画面,该怎么破? 诵经可不是只动动嘴巴,那是修戒、定、慧 大德开示 上根利性的人一定是智悲等持 华严妙语20句,悟透福报无量! 六祖:作此见者,障自本性! 佛教常用法器的持用姿势合集 佛学常识 皈依和受戒是同一回事吗? 要想广结善缘、越来越顺,这些话尽量别说! 2 读经的六种益处 2 六根清净是什么意思? 对照看看你的前世积了什么德?欠了什么债? 面对无常,如何与亲友更好地告别 禅宗公案:空载明月归 避免学佛走偏要注意这四点! “丈夫欲取三界王,当挥智剑断众魔;吾于苦海誓无畏,庄严戒筏摄诸方” 二十四种动物在佛经中的神秘寓意,很少人知道! 非名山不留僧住;是真佛直说家常。 想要受到“护法善神”庇护,谨记以下三点! 在家居士如何设佛坛? 一念十念可往生,为何还要三万五万?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善星尊者() 佛陀拒绝回答的十四个问题,看完受益匪浅! 在家居士可受持哪些戒? 过午不食的十五个惊人好处,你知道吗? 佛教徒可以化妆吗?听听法师是怎么说的 行善也需要练习吗? 在家人乱披袈裟的果报 人生是自己的,不用活给别人看 你理解如来十号的含义吗?应供、正遍知… 故事|佛门孝子玉琳琇国师度化母亲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宝杖尊者() 学佛人的八道坎 做到哪些,才称得上恭敬三宝? 修心十德,送给浮躁的人 守此四法,结局通达 学佛不得力的原因无非这些,看看你避开了吗? 哀声叹气,有损福报 佛教的“天眼”和“慧眼”有何区别? 你有什么样的心量,就有什么样的六根 水陆法会上堂十席有哪些圣众,用何奉供?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电光尊者() 佛经为何以“如是我闻”开头? 吃荤、吃素和吃斋有什么区别? “请问师父,除了因果外,还有什么更深一点的法可以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hanguoa.com/lhgxz/79289.html
- 上一篇文章: 第四品middot不放逸辛三思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