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家子求娶穷家女,命悬一线时做了什么决定
2022治疗白癜风疾病最好的药是什么 https://m-mip.39.net/nk/mipso_5121646.html 求取世间情爱,真犹如高空走绳索啊。 推荐人:德正推荐阅读:《贤愚经》·(六六)婆世踬品第五十九佛陀曾经住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当时,那个国家有一位豪富长者名叫尸利踬,家底丰厚,七宝盈溢。他的妻子怀了孕,足月生下一个男孩,长相端正美妙,世间少有。父母满心欢喜,深感庆幸。于是请相师来观察吉凶。 相师看完相后,对孩子的父母说:“这个孩子很有福德,必将光宗耀祖。”尸利踬更加喜不自禁了,便请相师为小孩起名字。相师问道:“自从怀有这个孩子后,有些什么瑞兆呢?” 尸利踬告诉相师:“他的母亲本来木讷寡言,不善辞令,可自从怀了这个儿子后,她说起话来妙语连珠,不知胜过平常多少倍!”于是相师就为小儿起名,叫作婆世踬。 婆世踬渐渐长大,聪明能干超越众人。一日,他与同伴们外出游玩观光,见到一户民间艺人家中有一位女子,容貌净洁,世所罕见。他心中便生起贪爱,想娶这女子为妻。他回到家里告诉父母,想要去求婚。父母对他说:“我们家是高贵种姓,而她家贫贱低下。贵贱不同,怎么可以通婚呢?” 然而婆世踬一往情深,终究无法释怀。他再次启请父母说:“别管门第高低,只看这女子本人。还望父母顾恤怜悯,为我求取这门婚事,如果不能实现我的心愿,那我只好自尽了。” 父母不得已听从了他,派人去求婚。那卖艺人家回答说:“您家是尊贵种姓,而我家种姓卑微,贵贱素来不通婚,现在怎么能坏了规矩呢?”婆世踬痴心不改,依然不肯罢休,又派人去再次恳求。那家人回答道:“他如果能像我们一样练习各种各样的技艺,歌舞戏笑都能精通娴熟,将来有机会在国王面前表演,并且能得到国王的奖赏,然后便可以与小女成婚。” 婆世踬迷恋她的姿色,所以不敢轻视卖艺之事,到艺人家里学习。一段时间后,他把各种技艺全部学会了。 那时,正碰上国王召集各路艺人表演,爬旗杆、翻窗洞、空中走绳索……诸如此类的各种技艺。当时婆世踬也前往国王那里。轮到他献艺时,他便爬上绳索行走。 等他走完绳索下来后才知,在他表演期间,国王刚好离开没有看见,所以又命他再上去走一回,婆世踬又奉命上了绳索。他气力渐渐地减少,走到中间摇晃着要堕下来,他心中害怕极了,却又无依无靠。 这时,尊者目犍连飞到空中,靠近婆世踬身边问:“您现在面临如此险境,是宁愿保全性命、出家学道呢,还是宁愿摔到地上,去娶那女子为妻呢?”婆世踬马上回答说:“我愿保住自己的性命,不要那女子了。” 目犍连当即在空中变化出平地,婆世踬见此,心中不再惧怕,就顺着平地而下,得以保全性命。由于蒙受救护,平安着地,所以婆世踬心中非常欢喜,跟随着目犍连去拜见世尊,礼拜供养。 于是佛陀为婆世踬广说微妙法义,所说的法义有:布施、持戒、生天的法义,以及欲为不净,解脱最为快乐。于是婆世踬心开意解,随即获得初果。随后,他再次启请世尊,愿能出家修行,奉修正法。世尊接受了他的请求,婆世踬须发自落,法衣披身,成为了沙门比丘,专心精进地修行禅思,勤奋地修习正业,灭尽各种烦恼,证得阿罗汉果。 慧命阿难上前问佛说:“婆世踬沙门从前与那位女子有什么因缘,以致情迷意惑,一意孤行,险些丧命?又与目连结下何种善缘,如今能蒙受他的恩惠而得以脱离险难?又是什么因缘使自己证得阿罗汉果?” 佛对阿难说:“过去无量劫以前,波罗奈国有一位大富长者,刚生下一个儿子,身体端正无比。正在这时,他们家里有人从海上归来,带来一只鸟蛋,送给长者,长者接受了。经过一段时间,鸟蛋裂开,生出一只雏鸟,羽毛光洁美丽,长者非常喜爱这只鸟,就送给儿子玩耍。 “鸟和孩子渐渐长大,相互间产生依恋。长者的儿子只要骑到鸟背上,鸟就驮着他飞出去,到处游历观赏,直到心满意足,才回到自己家里,每天都是这样,经历了许多时日。有一天长者的儿子听说他国的国王召集艺人们献技,他就骑着这只鸟飞到那里,下到地面观看,鸟则停驻在一棵树上。长者的儿子偶然见到国王的女儿,心生爱恋。 “于是他就派人送信,诉说自己的思慕之情,国王的女儿接受他的情意,便与他往来交欢。不料行事不密,被国王知道了,国王派遣人手捉拿他,很快就抓住了,将他捆绑起来,打算斩首。长者的儿子说:‘你们又何必这样费力地杀我呢?让我自己爬上树跳下来死去不是更好吗?’众人同意了。长者的儿子就攀着树枝爬上了树,骑到自己的鸟背上,腾空飞走了。因为这只鸟的缘故,长者的儿子才得以延长寿命。” 佛告诉阿难:“那时长者的儿子,也就是今天的婆世踬;那时国王的女儿,就是现在艺人家的女子;那时的大鸟,则是目犍连。在过去世中,他因被美色所迷惑而招致困厄,幸而有这只鸟救了他一命。如今又因贪爱美色,几乎丧命。由于目连的救护,方才保全了性命。 “婆世踬能言善辩,获无漏阿罗汉果,也有其因缘。在很久以前,波罗奈国有一位居士,遇见一位辟支佛来向他乞食。居士立即就把食物施舍给辟支佛。这位居士进而劝请辟支佛讲经说法。这个辟支佛却推辞说不能讲经说法,就把饭钵掷向空中,腾空飞跃而去了。 “居士想:‘这人神力非同一般,变化自在,然而他却不能自在宣讲道法,但愿我后世能够遇到圣尊,可以胜过这位辟支佛亿万倍,演说法义无穷无尽,让我也能证得圣果。’正是因为这段因缘,婆世踬今世聪明无比,迅速证得阿罗汉果位。” 佛说法时,与会大众无不欢喜,有证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果的,有种下缘觉善根的,有发起菩萨心的,大众皆信佛语,顶戴奉行。 思考: 学菩萨道,以悲心为上首,以般若为方便。悲心是什么? 图片丨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感恩文宣义工招募大众阅藏如果您对大众阅藏感兴趣,想更深入的了解;或者想给大众阅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hanguoa.com/lhgyf/79278.html
- 上一篇文章: 佛教难陀最初为女人而修行后觉悟修成阿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