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bullldquo润燥滋阴
告别盛夏似火的骄阳,放眼天际,那天高云淡,空气明润的感觉不正是“肺脏”的气质嘛,而这样的金秋时节,正是燥气当令,口鼻干燥,干咳,皮肤脱屑,眼睛干涩.... 滋润了自唐朝以来皇上和他一家老小的秋梨膏闪亮登场! 自古以来,秋梨膏就有润肺凉心、化痰止咳、生津利咽之功效,对于爱抽烟、呼吸道不太好、易感冒的朋友,是可常备在身边的。自己动手制作,从食材的加工到梨膏的熬煮,亲力亲为,这是给家人最滋润的爱。 白露已过,秋燥恼人。《黄帝内经》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今年的雨水虽然比较多,但是秋天的特性,仍然让我们感觉自己干干的,脸干、口干、手干,恨不得挠一下就是一个白道,体内津液不足的人,真的就“燥”起来啦!体内有燥时,多喝水是不够的,因为喝下去的水不能都变成津液的,这个时候是需要一瓶手作秋梨膏的。 食材 梨克、百合10克、茯苓10克、罗汉果1/5个、生姜10克、大枣20克、黄冰糖25克、饴糖克。 《本草纲目》把梨子的功效则直接标注为:“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 秋冬天气干燥,而肺喜润而恶燥,因此燥邪最易伤肺,故秋冬天保养身体应以养肺为先。金黄的梨与金秋的金气相辅相成,梨花爱惜的那份洁白,恰是呵护了娇嫩的肺腑。 百合:味甘性寒,入心、肺经,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罗汉果:味甘性凉,入肺、大肠经,清热润肺,滑肠通便。 生姜:味辛、性微温,入肺、脾、胃经,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 大枣:味甘性温,入脾、胃经,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黄冰糖:味甘性平,入肺、脾经,补中益气、温肺化痰、止咳、生津养颜。 饴糖:味甘性温,入脾、胃、肺经,补脾益气、缓急止痛、润肺止咳的功效。 中医讲秋属燥,而燥气通于肺,最易伤肺,所以秋天最需要养肺润肺。用这些食材手工制作的秋梨膏,滋养润泽的效果非常好。 “天生甘露果”的梨子,止咳润肺,排废水,此废水乃身体里的湿气。我们的梨子没有去皮,因为它是梨身上的宝,淡淡味道却能够清火利水,让湿气离开身体。球型的百合,暗含了“收藏之象”,也合了秋天清降的气息,因为《本经逢原》里说它“能补土清金”,滋润该润的地方,收降补进身体的阴液,打扫秋天的燥火。 罗汉果被古人成为“神仙果”,它的颜色土土的,确有强大的滋润功效;它的味道甜甜的,能直接生津润脾,下降的功效,让肠道润泽,使淤积的宿便排出。因秉承药食同源的原则,没有用麦冬和贝母,所以又没有那么寒凉,收膏时用饴糖而不是蜂蜜,对于略小的宝贝没有过敏的担忧。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秋时肺金当令,肺金太旺则克肝木,故《金匮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说。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 秋天了,该吃秋梨膏了;爱发火,身体要吃秋梨膏了! 此款秋梨膏润肺止咳的禁忌 1、寒热带痰咳嗽不宜, 2、胃虚寒手脚发凉不宜, 3、喝秋梨膏不宜过量, 4、若非咽喉肿痛,请泡水服用。 取证课程精彩剪辑 更多精彩,详见文末"阅读原文" 传承食医智慧; 通晓饮食真谛。 课程精选食疗美容 《神农本草经》 素食食疗课 关于课程,欢迎(手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hanguoa.com/lhgtx/76641.html
- 上一篇文章: 11款润喉止咳方子,比消炎药还有用温州
- 下一篇文章: 健康必看比消炎药还靠谱的11款润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