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几种情况不宜喝,黄芪
《百病食疗大全》是一本非常独特的健康指南,它不同于医生的医药处方,而是一些广泛流传于民间的疾病治疗方法和保健窍门,适合于每一个家庭,能帮助您和家人处理经常碰到的健康和医疗问题。有了它,就相当于有了一位常备的家庭医生。本书告诉我们食疗是一种绿色的治病之道,更确切地说,食疗是人类治病最好的药品。但是,普通人对中药和食物的属性与功效并不是很了解,当然对自制食疗药膳更是无从下手。 为了帮助读者解决这一难题,让读者少打针、少吃药、医院跑,我们精选了千余道绿色安全、疗效显著、操作简单的食疗方,编写了这本《百病食疗大全》。 七种情况不宜喝黄芪!不养人,反伤身~黄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中药材之一,相信大家对黄芪也不陌生,黄芪是深受中国人喜爱的一种滋补药材,是补中益气的好东西,不仅可以改善身体气虚的情况,还可以增强体质,美容养颜。但是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黄芪并不适合所有人,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说说黄芪泡水,到底有哪些“四不喝”。 1 黄芪泡水七不喝 01肾阴虚、湿热、热毒炽盛不喝如果有肾阴虚、湿热以及热毒炽盛的患者,最好不要服用黄芪泡水,因为这不仅不能够令身体恢复健康,反而会加重病情。 02经期不喝正在月经期间的女性也是不可以服用黄芪水,否则会对月经还有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03感冒发热不喝感冒发热的患者不要服用黄芪,可能会影响感冒或退烧症状的缓解。 04怀孕不喝怀孕期间的女性服用黄芪也需要特别的注意,因为很有可能导致滑胎,对胎儿和孕妇造成伤害,特别是孕晚期的准妈妈更是需要特别注意。 05天热少喝 天热喝容易上火,出现流鼻血等情况。想饮用黄芪水,最好在天气变凉以后,如秋冬季节,效果更好。 06睡前不要喝 一般在睡觉前,不建议喝黄芪水。黄芪含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成分,会影响睡眠质量,并且还有利尿作用,导致夜尿次数增多。 07血压高不要喝 科学研究表明,黄芪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即轻用(15克以下)有升压作用,重用(30克以上)有降压作用。常用代茶饮剂量的黄芪就有升压作用,若是喝了反而加重病情。 现代医学发现,黄芪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多种氨基酸、多糖等物质,适量饮用黄芪水会起到良好的补气强身作用,尤其适合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宫脱垂、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等。 但黄芪毕竟是中药,服用要注意禁忌,特别是患病时要及时就医,遵医嘱用药。 2 黄芪八要喝 01益气固表对付身体困倦、气短。 黄泡水有增强体质的功效,科学家曾用实验证明服用黄芪水的动物明显比未服用黄芪水的动物体重增长快的多。 在中医方面认为,黄芪以补虚为主,常用于体衰日久、言语低弱、脉细无力者。 日常多喝黄芪水,精神可以变得更好,气短的情况也会逐渐消失,能够有效的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感冒。 02增强心肌收缩力,缓解心脏病喝黄芪的好处除了强壮身体之外,还包括了加强心肌收缩力,能够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有效的预防身体循环出现衰竭的情况。 此外,喝黄芪水还能有效的缓解心绞痛的情况。 03缓解肾炎水肿如果是患有实验性胃炎,那么日常多喝一些黄芪水能够有效的减轻,并且尿液中蛋白定量也会出现下降的情况。 04消除水肿很多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很容易出现下半身浮肿的情况,喝黄芪水能够起到很好的消除水肿、辅助降低血压的作用。 05对付糖尿病浮肿一般的糖尿病患者都有浮肿。面色蜡黄的情况,所以可以喝黄芪水,并且加上一些葛根效果更好;如果有出现下至溃疡的情况,那么再加上葛根、赤芍、丹参效果更好。 06骨质疏松症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那可以适当的选择黄芪桂枝五物汤,这样可以有效的治疗下肢酸麻的情况。 07防治慢性鼻炎将黄芪和白术、防风一起煎水服用,能够有效的治疗虚汗、盗汗、过敏性鼻炎、哮喘、感冒等疾病,可以有效的防治慢性鼻炎。 08脾气虚证喝黄芪水的好处有很多,其中还包括了防治脾气虚证。常见的脾气虚证主要表现为人体精神倦怠、气短、痰多等等情况。 注:有上述病症者,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黄芪。 3 黄芪加一宝,常喝身体好 01黄芪补气茶:提高免疫力功效:益气滋阴、清热降火、消除疲劳、增强免疫力,适合经常熬夜的人群 配方:西洋参、枸杞子、黄芪各10克 做法:以上药材作为一天的量煎水喝 02黄芪山楂饮功效:由名老中医郭维琴推荐的黄芪山楂饮,有缓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功效,尤其适合气虚型心脏病、三高患者使用。 材料:黄芪20克、山楂10克、水毫升。 做法:用冷开水冲洗黄芪和山楂后,放入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半小时后即可饮用。服完可加沸水继续冲泡。 03补气养血美颜汤功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王玉英老师,为我们推荐的补气养血美颜汤,有活血调脂、补气养血、美颜祛斑的功效。 而且它基本上没有副作用,可以长期适量饮用,但要注意感冒时不宜服用。 材料:黄芪10克、当归5克、红花2克、菊花3克。 做法:用沸水冲泡即可,喝完可继续加水,以上为一个人一天的量。 04健脾粥功效:每天早晚各喝一次健脾粥,有健脾养胃、补中益气的功效。 材料:炙黄芪15克、大米50克、陈皮3克,蜂蜜和水按照1:3的比例调匀。 做法: 生黄芪加一勺半蜂蜜水拌匀,放置半小时,然后用砂锅炒干水分,做成炙黄芪。 大米提前浸泡半小时,炙黄芪放入克水中泡半小时。 黄芪和水一起用大火烧开,转小火煮10分钟,过滤掉水分后再次加水煮开,转小火煮10分钟,捞出黄芪,把第一次煮黄芪的水倒入锅中。 水开后倒入大米,加入少量油煮制,锅开后倒入陈皮粉煮25分钟即可。 05黄花益肾汤功效:这碗汤有补肾益气、活血利水的功效,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选择合适的肉类,怕热的人可以用药材煮鱼汤、鸭汤,冷的人可以用药材煮鸡汤、牛肉汤。 材料:黄芪10克、三七花3~5克、茯苓10~15克、鸡肉适量。 做法:老母鸡洗净后,用开水焯烫去除血淤;放入锅内,加入黄芪、三七花、茯苓、少许葱姜,加入清水没过食材;炖煮1个小时左右,加少许盐调味即可出锅。 06抗癌本草茶功效:黄芪能辅助抗癌,增强免疫力;罗汉果浸泡前先把壳敲碎,有利于抗癌物质罗汉皂基和多酚析出。 配方:30g黄芪,10g枸杞,罗汉果1个 做法: 黄芪在ml的饮用水中浸泡30分钟,再文火煎煮30分钟,倒出药液备用; 黄芪留在锅中,加水ml,加入10g枸杞,煮15分钟; 将煮好的药液倒出,两份药液晾凉至70℃左右,加入一枚掰碎的罗汉果,浸泡30分钟即可饮用。 07黄芪羊肉汤功效:羊肉性温,能益肾升阳,黄芪补元阳、暖脾胃、通血脉、散寒气。 适合阳虚怕冷、四肢不温、腰膝冷痛的人食用,有利于补阳祛寒、预防疾病。 食材:羊肉(瘦)克,干姜30克,黄芪15克,红枣15克,食盐、葱花、花椒、八角少许 做法:干姜、黄芪、红枣洗净,羊肉切块,与花椒、八角一起放入锅中炖煮。开锅后调入盐、葱花,小火炖至羊肉微烂即可。 注意事项:羊肉属于发物,吃多易上火,患有水肿、疟疾、感冒发烧、牙痛等内热型疾病或内热体质的人不宜食用。■ 如果想知道更多食疗知识的朋友可以看看这本书,书中精选的食疗方将蔬菜、水果、肉类等食材与药材和调料巧妙搭配,制作方法抑是*健康又简单的煲、炖、蒸等烹饪手法,而且品种齐全,包括羹汤、家常菜、果汁、主食等,力求让读者学会既营养又健康的餐桌美食,乐享食材和药材的天然补益作用。 此外,本书内容全面、针对性强,分别介绍了心脑血管科、神经科、呼吸科、消化科、内分泌科、妇科、男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骨科等11个科室,多种疾病的食疗方 。而且为了帮读者达到“食到病除”的目的,对每种疾病的病理、疾病特征、家庭防治进行了详细分析,让读者明白治,放心吃。本书中的食疗方原料便宜、制作方便、安全有效,最适合普通家庭采用,让您和家人在日常饮食中实现低成本防病治病,健康每一天。除了《百病食疗大全》还有《老偏方》和《中药养生治病》这三本书一共只需要99元,两包烟钱,可以说非常便宜了,把它带回家,让你吃出健康,有病治病,无病养生 点击这里购买~~~~ AY41全3册百病食疗家庭营养健康百科全书小店¥9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hanguoa.com/lhgpz/80013.html
- 上一篇文章: 嘴里经常有异味可能是身体3个地方上火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