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胶囊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30805/4232366.html

问道解惑

ASKFORANSWERS

请问法师:请师父慈悲开示,证罗汉果以后,是否会感觉人生苦恼?

达照法师:罗汉他苦恼是没有了,他觉得这个多余倒是有的。佛在世,有证四果罗汉的、初果罗汉,当然初果、二果、三果,他觉得人生苦恼是很正常,因为他思惑没有断嘛。刚才讲的罗汉,就初果罗汉他是有苦的,初果罗汉还要七返人天,他思想上已经看到无我了,遇到事情他苦得不得了,他需要赶紧修行、进步,从事相上一步步地突破自己。但如果指的是四果罗汉呢,四果罗汉他“慧解脱”阿罗汉,他是见思惑虽然断尽,但是什么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都没有,只有漏尽通。小阿罗汉,叫慧解脱,他通过闻思来解脱的——就听法听多了以后,想想想,哎,想想想到最后,确实确定“无我”了,在工作上、生活当中,也能够确定无我了,整个内在的理和外在的事相两重无我都完全确定了。这个是四果阿罗汉,也是慧解脱,通过闻思的智慧来解脱的,这个阿罗汉他烦恼是断尽了,但是就大阿罗汉有的这个功能他没有开发出来。那么大阿罗汉呢,就“俱解脱”阿罗汉。他自己通过禅修、禅定,然后会有他心通、天眼通,这个天眼、他心、宿命(等)这五通当中,有些还多一点,有些还少一点的,但是关键是从事相上证得漏尽通,就是整个身心他不痛苦了,那么这个是阿罗汉的一个标准,当他证得这个身心、理事都无我,都已经断除三界轮回的烦恼之后证阿罗汉。那么有一种,他证得阿罗汉就整个处在阿罗汉境界里面,所以他感觉不到是苦的;那么还有一种就是,因为阿罗汉他习气还在,虽然遇到事情他那个粗重的烦恼是没有了,但他习气还在,是什么习气呢?比如说,以前修不净观,修苦空观,觉得人生是苦,但是他证得苦了以后,你仔细问“你真苦吗?”他也知道没有苦,没有多少苦,因为理事都已经不苦了;但是他这个习气起来的时候,他还是觉得人生挺苦,挺没劲的,没意思,没意思干嘛,他就去自杀去了,就阿罗汉还自杀的。后来佛说,“自杀怎么可以呢?自杀跟杀人一样,有罪的,不可以杀!”佛讲这个话的目的——就怕(有些人修无想定或者外道定,还是凡夫)修行稍微身心空一点,然后就厌世,就厌离这个现实的人生,结果跑去也跟阿罗汉学习,学自杀就麻烦了,就是变成犯罪、犯法的典范了,所以佛就不允许阿罗汉自杀。后来这个阿罗汉也挺狡猾的,他不自杀了,“佛说不自杀,我就不自杀了”,然后他证阿罗汉后,他叫别人杀,他叫别人,他说“你就把我脑袋砍下来吧。”敢砍吗?他说,“没关系,我现在已经不痛了,我也不苦了,活在这里还多吃饭,吃喝拉撒还挺麻烦的,你就帮我杀掉吧。”结果别人还帮他杀。佛又讲,佛说这个叫别人杀也不行,所以自杀、叫人杀、见杀随喜——看到别人杀,有些阿罗汉也在那里说,“哎,你看某某人他证阿罗汉了,你看他死了真好!”自己证阿罗汉了,他觉得死了没关系,所以见杀随喜,都不可以。我们读戒就知道,自杀、叫人杀、见杀随喜,这都是有罪的。这样子禁止了以后呢,这阿罗汉就不敢了,不敢自杀。实际上,对阿罗汉来说,死亡确实像把这件衣服脱了一样,就换件衣服一样,他不会有痛苦。但是考虑到阿罗汉他是在人间,我们凡夫是受不了这样,特别怕被一些烦恼重的人做一个邪教的榜样,那就麻烦了,所以佛不允许。不允许呢,对于这部分人来说,他是不是很烦恼、很痛苦去自杀?其实不是,但是确实也有习气,就他厌离的习气还在那里,所以到时候他就想厌离了。那这个不算有苦,但是算是有习气。——摘自.01.17《吉祥经》17答疑(转自安福利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hanguoa.com/lhgjj/77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