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肥业
今天下乡时遇到不少百香果种植户,也有不少没有种百香果的人说要接着种百香果。这里根据经验谈谈百香果种植中,果农关心的几个问题。 一、种苗问题 目前百香果种苗比较泛滥,基本上以扦插为主。如果苗木母本和场地消毒、扦插之后苗木管理工作做得好,扦插苗也是不错的。不过有些私自培育种苗的个人在培育过程中没有注意细节,会导致表面看起来一样的种苗种植后挂果量会有很大的差别,甚至基本不挂果;另外也可能导致因为防虫没做到位会有带病毒植株的出现。有种植户反映,春3月份种的百香果,到现在才有少量果,果很少,苗生长得慢,还未成熟即没有收成。 嫁接苗是目前大家认为最好的种苗,实际上使用嫁接苗的很少或者说附近的育苗基地很少做嫁接苗;实际上嫁接和扦插苗亩在实际的栽培过程中似乎效果都挺相似。同样有这样的问题,第一年会表现得好,但第二年也会遇到普通种苗一样的问题,并不会因为是嫁接苗就没有出现根腐、茎腐、炭疽病等问题。 另外,不同品种的扦插种苗价格相差较大,比如满天星品种种苗零售价卖到了15元/株的价格;普通百香果品种苗木价格应该在5-7元/株;也有更便宜的。品种的选择主要还是根据最近品种的收购价来确定。 根据上面的图片看出,育苗户根据以往罗汉果的育苗方式进行扦插育苗,但对于叶片的修剪上还是留叶太多,我们进棚的时候正值正午,棚是关闭的,里面高温湿热。这样很容易引起扦插幼苗的病害。 二、种植成本问题 目前在桂林种植百香果每亩的投入和产出方面,种植百香果许多地区还继续延用罗汉果的竹木棚,投入较少,从简单棚架种植元左右到标准种植元以上都有,不到元就可以配套滴灌设施;后来逐步转为使用水泥柱加钢丝网并配合塑钢材料进行搭棚架,每亩投入增至-元左右。这个具体要看是否采用滴灌设备。 关于产出,管理好坏会影响产量,产量会直接影响收益,百香果种植第一年产量-斤左右(根据品种不同而产量有所差异),第二年-斤左右,第三年以后进入高峰期-斤以上,种植一次可以管5到8年。按照正常情况生长,应该是第二、第三年才到丰产期,但是现在大部分基地都是第二年都要重新选点再种,有的甚至一年一种。 今年的百香果的收购价钱也是根据不同是品种从3.6元到10元/斤的都有。 三、种植中病虫害的防治问题 百香果目前常见的病虫害有花叶病毒病、白绢病、根腐病、疫霉病和炭疽病以及线虫病等问题。 1、花叶病毒病(包括畸形果病) 百香果花叶病毒病发生危害比较严重,情况严重的地块发病率高达60-80%,对百香果的正常生长造成严重影响。对于这类百香果病害发生情况,根据前人经验、广西的农业专家、以及我们在永福罗汉果上花叶病毒病上的摸索提出以下的防控技术和措施和建议: (1)做好传毒媒介---蚜虫的防治工作,减轻病害扩散蔓延;从百香果将要上棚开始就要注意病毒病的防治问题。使用吡虫啉、噻虫嗪、吡蚜酮等加上菊酯类等触杀性药剂进行防治蚜虫。也有人做过试验说吡蚜酮的对于刺吸性口器的蚜虫有口针堵塞效应,但对于防治病毒病的传播效果似乎不是很理想。 (2)对于已经有轻微的发生病毒病的时候采取植物诱抗剂+病毒病钝化剂+叶面营养等方式进行综合防控。例如:四川太抗公司的几丁聚糖+糖醇锌+中微量叶面肥+吡虫啉+速杀蚜虫等药剂+桂林集琦公司的“一喷三省”。这套方案在罗汉果上防治病毒病效果较好。 (3)如果有可能为防止发生花叶病等病毒病,忌与瓜类作物间作。另外能远离罗汉果种植区域是最好的。 2、根腐病、疫霉病、炭疽病和白绢病 防治病害的主要措施: (1)做好排水工作,防止果园积水,尤其是部分水田和低洼地区果园,需防止局部积水导致烂根和诱发病害。 (2)在果实采收完毕后,结合修剪清园,将病枝、病叶、病果清出园外烧掉减少病源。 (3)在发现根部病害(根腐及白绢)后及时用药除病,可选用恶霉灵、百菌清、甲基托布津、枯草芽孢杆菌等进行灌根,连续2~3次。 (4)炭疽病建议使用咪鲜胺配合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吡唑醚菌酯等一同预防和治疗。 (5)疫霉病使用霜脲锰锌、烯酰吗啉、丁子香芹酚等进行预防和治疗。实际上目前有很多药剂可以使用,包括进口产品也很多。如果我们主要在预防上下功夫,是不需要使用太贵的药剂。 3、根部线虫病 主要表现为烂根、苗子不长、根系肿大等症状。与瓜类、罗汉果感染线虫病症状有些类似。实际上线虫在土中是长期存在的,只是看其是否达到防治的阈值。如果使用不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加上沙壤土在加上上茬作物是葫芦科类作物,线虫侵害会更加厉害。 主要防治措施:在3-4月份苗子上棚之前使用阿维菌素B2、或者噻唑膦水乳剂进行灌根处理。然后在8-9月份在进行一次灌根。具体用药量这里不详细说明。另外使用生物菌肥是对线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的,具体要看菌肥里面的菌种。 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本平台部分信息文章摘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另,本文的真实性和及时性本平台不做任何承诺,仅供读者参考。 丰收新活力复合微生物菌肥 纯天然有机原料、好氧发酵、高温腐熟 有机质+中微量元素+多功能微生物菌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qianc.com/lhgyf/2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