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作物有这样的症状:根部瘤状突起、腐烂、生长不良、沤根;枯枝枯叶、黄化;扭曲萎蔫、植株矮小、生长缓慢。很不幸,它很可能被根结线虫侵染了!

我们平时看到的都是根结线虫为害状,肉眼很难看到虫体,让我们来看看显微镜下的根结线虫究竟长什么样。

显微镜下的根结线虫

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线虫,线虫病的病原是一种属于线形动物门线虫纲根结线虫属的动物,但老百姓一般称为“线虫病”,是因为线虫造成的症状与植物病害的症状相同(地上部植株矮小瘦弱、生长速度慢、开花结果晚或果实小等症状)。

线虫虽小,危害却很大

根结线虫为害瓜类、茄果类、豆类及红薯、山药、萝卜、莴苣、白菜等多种瓜果蔬菜,对火龙果、葡萄、柑橘等为害也不容小觑。通过口针吸取植物营养,对植物地下根部,地上茎、叶和果实等造成极大危害,还能传播一些真菌和细菌性病害。一般减产10~20%,甚至80%以上。

地上部特征:

轻者症状不明显,重者生长缓慢,植株较矮小,发育不良,叶色黄,结瓜(果)小而且少。但病株很少提前枯死,遇干旱则中午萎焉,早晚恢复,易误认为枯萎病。

罗汉果为害植株表现

黄瓜为害植株表现

地下部特征:

侧根和须根受害重。病株拔起后用清水将泥土冲洗干净后,可见侧根或须根上有许多大小不等的瘤状物,也叫根结。瘤状物初为白色,质软,后变为褐色至暗褐色,表面有时龟裂。

番茄根结线虫

西瓜根结线虫

葡萄根结线虫

麻山药根结线虫病

甘薯茎线虫病

在防治过程中,很多的农户反映防治难度较大、防治效果不理想。究竟为什么根结线虫如此难防治,让我们一起来全面认识根结线虫习性。

1.根结线虫的认识

线虫主要是以成虫、卵在病株残体上或以幼虫在土壤中越冬,在无寄主的条件下也能够存活3年。在相对较好的环境中,卵可在几个小时内形成一龄幼虫。二龄幼虫非常活跃,从寄主植物根尖幼嫩处侵入,口针分泌的唾液诱导被害细胞过度增大,形成根瘤。雌雄成虫交配后,产卵于虫体后部的角质卵囊内,数量可达—粒。下一生长季节来临后,卵囊中的卵可孵化发育,二龄后离开土壤进入土壤再次侵染危害。

2.生活史

成虫适宜的温度条件是25℃—30℃,温度高于55℃或低于5℃时,成虫活动减弱。在27℃的条件下,线虫完成一代需要25—30天,一年可发生5—8代。春季温度低时,“线虫病”发病晚、轻、慢,定植一个月后,才见零星病株出现;秋茬栽培,气温高时,发病早、重、快,定植后11天即可发病。

3.发生条件

线虫主要分布在5—30厘米土壤中,但有人甚至在50厘米的土壤中发现了线虫,增加了防治的难度。线虫适宜的酸碱度条件为4—5.5,由于蔬菜存在的不合理的种植方式(大量使用硫酸根的化学肥料和大量使用鸡粪),造成土壤盐渍化、酸化程度严重,降低了作物植株根系的抗逆能力,为线虫创造了适宜生存的酸碱度环境。线虫适宜生存繁殖的环境温度为25℃—30℃,与蔬菜的生长适温相同,在蔬菜的整个生长期均可进行危害。

4.传播条件

线虫能够通过各种途径传播,但在蔬菜种植老区其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不合理的农业操作措施(串棚、借苗、随意丢弃病株残体、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大量使用化肥造成土壤环境恶化等),扩大了线虫的传播范围,加重了危害程度。

对于根结线虫的防治工作要非常明确“治很重要,防才是关键”。下面介绍以下预防措施:

高温闷棚:根结线虫多分布在3~9厘米表层土中,利用线虫致死温度55℃,夏季深翻土壤,使土壤深层中的线虫翻到土表,且使表层土壤疏松,日晒后土壤含水量降低,进行日光高温消毒灭虫。

合理轮作:重病地块实行与葱、蒜类或其它非敏感性寄主作物轮作。病害常发区选用无虫土,施用不带病残体或充分腐熟的肥料,也可使用基质育苗,并注意防止人为传播。

加强田间管理:蔬菜生长期加强管理,适时浇水施肥,多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重病地块采收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根残体。

化学药剂防治:在播种或定植前使用农信战神1%阿维菌素颗粒剂或5%毒死蜱颗粒剂均匀撒施土壤内。后期发现根结线虫为害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灌根防治。

精品推荐

责任编辑:张鹏

内容指导:左手还念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公益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看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qianc.com/lhgxz/73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