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本文为“必读古诗词首”系列,建议从第一章节开始跟进阅读

今天我们讲一代名相张九龄。

他是盛唐的文坛领袖,自幼天资聪慧,才智过人,五六岁便能吟诗作对,一时人称神童。

张九龄的祖上世代为官,父亲张弘愈,曾任新州索卢县丞。

13岁那年,张九龄给广州刺史王方庆写了一封信干谒,得王方庆盛赞,并断言说:此子将来必大有作为。

而立之年,张九龄登进士第,时宰相张说因事得罪武则天的宠男张昌宗而被贬岭南,过韶州得阅张九龄文章,夸奖他的文章“有如轻缣素练”,能“济时适用”,一见而厚遇之。

但张九龄的仕途并不顺,李隆基登基后,张九龄擢左拾遗,与宰相姚崇不合,于是秩满辞官,回到岭南闲居。

居家期间,张九龄成为了一个“修路工”,带领当地村民修建了“大庾岭”的山路,这是一条很有名的路,全长十几公里,路宽近17米,路两旁遍植松树。

梅岭古道成了连接南北的主要通道,被后人誉为“古代的京广线”。

路修成之后,张九龄撰写了《开凿大庾岭路序》,并再次被召回京,任左补阙。

开元九年,公元年,张说拜相,张九龄得到重用,之后便随着张说一起宦海沉浮。

开元二十一年,公元年,张九龄升相。这是很重要的一年,因为安禄山兵败后,被押至京,张九龄谏言说,安禄山当处死。但李隆基优柔寡断,没有听信张九龄,放安禄山回到藩地,为大唐埋下了祸患。

随后李林甫得到李隆基赏识,幸有张九龄与之周旋,开元盛世才能得以延续,他也是开元最后的贤相,王昌龄、王维等都受过张九龄提携,孟浩然也和张九龄关系非常好。

公元年,张九龄由长安称病南归,返故里孝养其母。张九龄返故里不久就患上了瘴疠,于是他便每日喝两碗金银花、淡竹叶、罗汉果、甘草等药用植物熬制的凉茶,一段时间便痊愈了。

张九龄病逝后,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业,就将此凉茶命名为“张九龄凉茶”,是中国最具历史文化底蕴凉茶。

下面我们再来读一读张九龄的诗。

剩余36%未读立即解锁专栏,阅读全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hanguoa.com/lhgtx/81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