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信息中药材基地雨季汛期防灾减损技
中药材基地雨季汛期防灾减损技术指导意见 (湖南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湖南省中药材产业协会) 湖南上半年尤其近段时间持续长时间降雨,根据湖南省气候中心基于全省97个国家气象站的数据统计,湖南7月上旬至今,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偏多.4%,是年有连续气象记录以来同期第2高位。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给中药材生产造成了较大影响。为切实做好雨季汛期中药材基地防灾减损及灾后生产恢复工作,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湖南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湖南省中药材产业协会对我省16个中药材种植基地示范县等产区不同种类中药材受灾情况进行调查,对种植基地尤其是“湘九味”重点品牌中药材雨季汛期防灾减损技术特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中药材基地雨季汛期受灾情况调查 (一)部分市县受灾情况统计 年以来,全省部分县市受长时间持续降雨影响,尤其是4-7月连续降雨或强降雨对中药材种植生产造成较大影响。此次省内大范围降雨集中在湘中、湘东区域,中药材种植基地示范县部分县市受灾严重。在16个中药材种植基地示范县中新宁县、隆回县、新化县、安化县受持续强降雨影响较严重,尤其在4月中旬出现暴雨、大风、冰雹等极端恶劣天气,新宁县2个小时内降雨量达到历史罕见的毫米,对中药材的种植生产影响很大,大部分中药材出现严重的减产受损情况。隆回县从3月份以来,因连受冻害与雨水灾害,特别是4月12日晚特大冰雹,造成小沙江镇、麻塘山乡、虎形山瑶族乡三个乡镇大面积的山银花嫩枝、嫩芽被打落,受灾面积近6万亩。新化县受持续阴雨天气和强降雨影响受灾严重,其中玉竹3.0万亩、黄精1.5万亩、山银花1.5万亩、其他品种0.5万亩,全县受灾害影响绝收面积0.5万亩,预计经济损失1.8亿元。安化县中药材因低温冻害和连续雨水天气导致受灾约5.8万亩,其中主要品种黄精、玉竹基地植株黄化、倒伏现象及根腐病严重。怀化市山银花约亩受影响,掉花严重,产量比常年下降30%左右;玉竹根腐病发病率达到50%,约有亩受影响;黄精根腐病、茎腐病、叶斑病均较常年发病率提高30%左右,约有亩受影响;木本药材移栽成活率大大下降,如溆浦瑶茶(木姜叶柯)今年移栽亩,移栽成活率只有30%左右,较常年低50%-60%。 其余中药材种植基地示范县如花垣县、安仁县、慈利县、龙山县等因地形、种植品种或种植技术等原因,此次洪涝灾害对中药材生产影响较小,如龙山县龙山百合种植户种植经验丰富,特别是病害防治处理措施到位,所以此次降雨对龙山百合生产影响较小。(其他部分受灾市县情况统计见附表1) (二)不同入药部位中药材受灾情况预估 1、根及根茎类药材受灾最严重 持续降雨导致土壤板结、积水严重,药材地上部生长不良,植株黄化、倒伏现象严重,根腐、病毒病等流行发生。根据调查,今年根腐病发病率较常年提高了30%左右。此时正值根及根茎类药材地下根茎形成、增生、膨大时期,汛期后即将进入我省高温干旱期,必将严重影响根茎的后续生长。由于这类药材大都种植在地势相对较低的平地或山脚,对于不耐水淹的多年生根茎或已进入采收期的根茎,因为积水或水淹,已出现烂根、烂蔸现象。因此,百合、玉竹、黄精、白及、白术等我省主栽的根及根茎类药材规模化基地受灾最为严重。 2、全草类药材减产明显 瞿麦、艾叶、薄荷、香薷、博落回等全草类药材大多采用种子播种生产,有些已经或即将进入始收期,由于持续降雨导致出苗率低、杂草多、虫害多、生长不良,大多有减产的危险。 3、花类药材当季产量失收 持续降雨影响花芽分化,落花现象严重,不方便采收,带雨采收的花类药材易霉变,自然晒干无法完全干燥,因此,对山银花(含金银花)、菊花、槐花(米)等花类药材,雨季汛期当季产量失收严重,失收情况根据采收时间长短和遇雨情况一般可达到30%-80%。 4、果实与种子类药材有较大幅度减产 持续降雨影响授粉、受精与开花结果,落花落果现象严重,同时影响采收期果实采摘与干燥。因此,对枳壳(实)、栀子、吴茱萸、栝楼、罗汉果等果实与种子类药材会有较大幅度的减产。 5、皮类药材采收不便 当季正值杜仲等木本皮类药材采收与皮部再生的关键时期,长期降雨既不利于皮类采收,也不利于采收后皮部再生,更不利于采收后皮类药材的产地干燥。 6、中药材种苗繁育移栽成活率低 持续降雨影响种子出苗率、插条生根、移栽后生根、嫁接口愈合,易引起营养器官切块腐烂,既不利于种苗繁育,也不利于中药材基地种苗移栽,影响其移栽成活率。 7、中药材基地基础设施受损 持续降雨导致中药材种植基地水土流失、山坡地塌方、基地内部道路冲垮、沟渠排灌系统堵塞,不同产区基地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受损。 8、药材产地初加工制约明显 持续降雨对产地初加工最大的影响是不能利用太阳光进行自然干燥,最易导致基地采收药材腐烂霉变,对于没有专业干燥设备的中小型基地和个体药农,无法对当季采收的药材进行充分干燥、贮藏,有些药材只能留地等待天气。 二、中药材基地雨季汛期灾害防护与灾后恢复措施 (一)湘九味重点品种(分布市县见附表2) 1、根茎类药材 “百合、玉竹、黄精”均属百合科湖南省道地药材,在我省种植规模大,且入药部位均为不耐水淹的根茎,受灾最为严重。雨季汛期灾害防护与灾后恢复措施有以下几点。 1.1排灌畅通 百合、玉竹、黄精等根茎类药材怕涝,加强对种植地排灌检查,保证种植地排灌通畅。 1.2杀菌消毒 大雨过后天晴及时喷施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等广谱杀菌剂和撒施生石灰,进行全园杀菌消毒。 1.3追肥 1.3.1植物生根剂可施用1-5mg/l的植物生根剂,促进植株根系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1.3.2叶面肥百合、玉竹、黄精均可结合杀菌药剂的喷施,喷施叶面肥1次,叶肥应以磷钾肥为主,促进植株生长、恢复生机,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1.3.3复合肥玉竹、黄精可待植株恢复生机后,进行一次中耕施肥,按40-50kg/亩追施多元复合肥。 1.4提前采收 对于水淹时间长的种植基地,建议提前采收加工。百合种苗基地提前采收保存;玉竹种苗基地水淹时间长、已种2年以上提前采收加工;黄精种苗基地水淹时间长、已种3年以上提前采收加工。 1.5通风 加强黄精、玉竹地的通风保障,黄精林下种植时宜将种植地周边过密的小灌木和杂草进行清理,保证黄精地的通风,减少病害发生。 2、果实类药材 果实类药材枳壳现处于采收期,连日降雨影响采收与日晒干燥,农户缺少机械化干燥设备,土炕烘烤一定要注意烘烤温度,不要超过70℃。 3、全草类药材 全草类药材博落回已进入快速生长期和种子成熟期,怕涝,受涝叶片发黄,根系腐烂。加强通风保障,主要是通过疏通水沟,加快排水来达到减少损失的效果。应加强田间管理,保证养分充足和种植地排灌畅通,提高产量。 4、花类药材 花类药材山银花为我省大宗特色中药材,在全国种植面积最大、影响力最大。今年山银花受我省上半年大风、冰雹影响产量减少,应加强后期肥水管理,保证下季产量。山银花种植多在山区,花期降雨主要是影响采收,建议在阴天或者雨后时间及时采收,带雨采收影响质量,同时要重点注意抢收时工作安全。 5、菌类、皮类药材 菌类药材茯苓、皮类药材杜仲受灾情况相对小,加强田间管理,保证产品质量。 6、多入药部位药材 多部位入药的药材湘莲已进入种子的快速生长期,应加强雨季汛期水位调节管理,防止叶柄折断倒伏。同时加强养分管理,保证养分供给充足,做到优质高产。 (二)其它受灾严重品种 1、栝楼、罗汉果 1.1排灌畅通 栝楼、罗汉果不耐涝,应加强对种植地排灌检查,保证种植地排灌通畅。 1.2加强棚架 大水过后,土地变得松软,应加强对棚架牢固性检查,对出现松动的棚架及时加固,保证棚架稳定。 1.3杀菌消毒 大雨过后天晴及时喷施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等广谱杀菌剂和撒施生石灰,进行全园杀菌消毒。 1.4追肥 1.4.1叶面肥结合杀菌药剂的喷施,喷施叶面肥1次,促进植株生长。 1.4.2复合肥待植株恢复生机后,进行一次中耕施肥,按40-50kg/亩追施多元复合肥。 1.4.3保花保果肥植株恢复生机后,选晴天喷施1次硼肥,保花保果,保证秋瓜的数量与质量,减小损失。 1.5通风 加强栝楼地四周的通风,将四周垂下来的枝条进行清理,保证栝楼棚的通风,减少病害发生。 2、丹参 2.1排灌通畅 根和根茎类药材丹参不耐涝,应加强对种植地排灌检查,在基地四周开围沟并清沟排水,保证种植地排灌通畅。 2.2杀菌消毒 大雨过后天晴及时喷施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等广谱杀菌剂和撒施生石灰,进行全园杀菌消毒,增强根腐病药剂防治。 (三)中药材灾后减损通用技术 1、提前做好基地防灾应急预案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hanguoa.com/lhgjj/72068.html
- 上一篇文章: 夏季常用罗汉果泡水喝,三个好处或会不请自
- 下一篇文章: ldquo世界鹅王rdquo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