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果被譽為「神仙果」,性涼、味甘,能清肺止咳、利咽喉、潤腸燥,可用於肺熱咳嗽、百日咳、咽喉痛或失音,並治腸道燥熱及大便秘結。羅漢果具有潤肺作用,秋燥時飲用最佳,因為秋燥最易傷肺及傷津液,引起咽喉痛,甚至乾咳、咳血,對於經常說話的銷售人員,羅漢果茶最適合。

助降血壓、降血脂

羅漢果最早見於民國出版的《嶺南採藥錄》,羅漢果又叫青皮果、拉汗果,皆因其果皮青色。後為何叫羅漢?

傳說清嘉慶年間,瑤族一位叫羅漢的醫師發現了這種有預防及保健的硬皮果,於是向族民推薦,一試之下,果然名不虛傳,為了紀念這位發現者,遂把這青皮果命名為羅漢果。羅漢果的葉根皆有藥效,羅漢果葉有解毒、止癢效用;中國的壯、侗、瑤、苗族等少數民族習慣用羅漢果根治療腹瀉、咳嗽、肺結核等病症。

羅漢果含有有效成份三萜皂苷類、黃酮苷類,果實營養價值很高,含豐富的維他命C(每克鮮果中含毫克至毫克),以及糖甙、果糖、葡萄糖、蛋白質、脂類等,藥理研究顯示,具有降血壓、降血脂、抗氧化、鎮咳袪痰作用,其熱量低而甜度高,因此也有提煉作代糖之用,而一般羅漢果茶也不用添加額外糖份。

搖不響、皮薄為正品

羅漢果的果實成熟後,分批採收,放置五至七天,使果實糖化後,便可用慢火烘烤,一般烤烘七至八個晝夜後,果皮呈黃褐色,表示外殼已乾,觸手感輕脆,但內瓤保持潤澤。選購乾羅漢果時,應挑選個大形圓,長形者,色澤黃褐,搖不響,殼不破、不焦,味甜而不苦者,為羅漢果中的上品,皮厚者為次品。

過去羅漢果一向使用乾貨,但近年新鮮羅漢果亦容易買到。曬乾後的羅漢果,不切開的話,可放多年而不變壞;而新鮮羅漢果需放在雪櫃內,才可保存2至3個月。羅漢果除了煎茶或煲湯飲用外,也可入饌,在廣西,家家戶戶都喜歡用來燜肉,如可用來炮製羅漢果金沙骨,也可減少使用白糖,更為健康。現時,未有資料或研究顯示乾鮮羅漢果在療效上的分別,不過若以維他命C量計算,一定是鮮羅漢果量較高。

風寒感冒不宜

還要留意,羅漢果性涼,風寒感冒咳嗽患者不宜,南方冬季之感冒多因風寒而起,飲用涼性的羅漢果茶會帶來反效果;另外,羅漢果性味甘涼,非實熱之人飲用過量反而會造成損傷,切勿因為近年網上流傳羅漢果可治糖尿病而過量飲用,可能導致頭暈、低血壓、月經先期和量多、疲倦、肌肉關節疼痛、泄瀉等副作用。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医院美丽黄皮肤行动
白癜风排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hanguoa.com/lhgjj/1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