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导读

很多人把肺泡病变称为实质性病变,并把它与间质性病变相对应,其实并不准确。为什么?

理清Airspace、Interstitium和Parenchyma概念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以下三个概念,Airspace、Interstitium和Parenchyma,这是FleischnerSociety发布的影像学术语,有助于您更好地了解后面的内容。

1.Airspace(气腔,肺泡)

Airspace是指肺内含气部分,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但排除传导气道(conductingairways),如终末细支气管。肺泡,基本上就是airspace的代表,airspace还包含了呼吸性细支气管。

Airspace通常与实变、不透亮及结节等一起应用,描述被病变产物填充的气腔。

2.Interstitium(间质)

间质由分布于两肺各个部分的结缔组织构成,可再细分为以下三种:

?支气管血管(轴向)间质,从肺门开始一直环绕和支撑支气管、动脉和静脉不断分成各级分支,直至呼吸性细支气管。

?肺实质(肺腺泡)的间质,位于肺泡和毛细血管基底膜之间。

?胸膜下结缔组织,向肺内延伸构成叶间裂。

3.Parenchyma(实质)

肺实质指肺组织的气体交换部分,由肺泡及其毛细血管网构成。X线和CT中,除了可见的肺血管和气道以外的部分为肺实质。

很多人把肺泡病变称为实质性病变,并把它与间质性病变相对应,其实并不准确。在英文概念里,与间质相对应的,是airspace。而肺泡(airspace)病变和间质病变是肺实质病变的两种主要形式。

间质病变与airspace病变的比较

1.为何要对二者进行鉴别?

很多时候,间质病变与airspace病变的表现形式重叠。对二者进行鉴别是为了鉴别诊断。肺实质病变的两种主要类型是肺泡(airspace)病变和间质病变。

2.Airspace病变

(1)特点

软组织样密度,周围有晕环或边界模糊,趋向以肺段或肺叶为边界,可能会有空气支气管征。支气管通常是看不见的,原因是壁薄,含有空气,周围被空气环绕(肺泡)。当肺泡被水样密度的物质(如肺水肿液体、血液、误吸的胃液、炎症性渗出)填充后,支气管就变得可见了。支气管周围的airspace出现病变时,导致支气管内的气体可见时,称为“空气支气管征”。空气支气管征是airspace病变最常见的一个征象。

(2)常见的Airspace病变

肺炎(炎性渗出物),肺水肿(水肿液)(见图1),肺出血(血液),吸入性(胃液反流)(见图2)。

图1肺水肿

图2吸入性肺炎

3.间质性病变

目前称为浸润性肺疾病。

(1)特点

呈散在的颗粒状病变,分布不均匀,不以肺叶为分界,通常没有空气支气管征,由线状或结节状构成,或两者兼有而呈网格状。

(2)常见的间质性病变

肺癌(原发性或转移性),结节病,囊性纤维化,石棉肺。图3为支气管癌-大细胞癌患者,右上叶肿块是一种支气管癌。边缘尖锐,相对分散,无空气支气管征(箭头),始于肺间质。

图3支气管癌-大细胞癌

?常以结节状为表现的间质性病变

血行播散性疾病,血行转移性肿瘤,如肾癌;矽肺;粟粒性肺结核。图4为患者为肺囊性纤维化,胸部CT显示支气管壁增厚,支气管广泛扩张(支气管应小于伴行的血管)。

图4肺囊性纤维化

?常以网格状病灶为表现的间质性疾病

嗜酸性肉芽肿;间质性肺水肿;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类风湿病性肺。图5为支气管扩张患者,肺间质内的网格状征象被称为“蜂窝征”,此征象见于肺嗜酸性肉芽肿和支气管扩张等。

图5支气管扩张肺的“蜂窝征”

本文要点

虽然这些概念是人为划分的,但记住肺的病变分为airspace(气腔的,或肺泡性的)和间质性的(浸润性的)。

肺泡性的(airspace)病变模糊,边界不清,会出现空气支气管征。

间质性病变是弥漫的,分散的,以线状、结节状为表现,或两种表现同时存在。

参考文献:

[1]Hansell.GlossaryofTermsforThoracicImaging1[J].Radiology[J].FleischnerSociety,,(3):-

[2]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hanguoa.com/lhgzz/73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