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公益爱心 http://www.bdfyy999.com/photo/zhongkerongyu/1060.html

本文根据中国药文化研究会毕文钢副会长在健康中国行高峰论坛暨中国食品协会燕窝及胶类蛋白食品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的讲话文稿整理而成。

一、燕窝中医功效研究积累时期

1、《本草纲目》没有记载;《食物本草》也没有记载。

2、元代贾铭之《饮食须知》有燕窝甘平记载;明朝黄衷之《海语》、王世懋之《闽部疏》,《闽中海错疏》《广东新语》及谢清高《海录》也有唐朝武则天洛阳水席的仿燕窝菜的传说;这些虽有记载,但是没有对燕窝药效的研究。

3、《内经类编试效方》元代罗天益编,治老年疟疾及久疟、小儿虚疟、胎方:燕窝三钱,冰糖半钱,顿食数次。

4、传说

(1)郑和下西洋发现的燕窝,海员门食用燕窝,脸色红润,中气充足。

(2)粤北传说:金丝燕窝,加上数十种中草药,精心配制成滋补酒,国王饮用半年后,变得容光焕发,精力充沛。

(3)(印度尼西亚)的沙多罗诺发现并且带动周边人群食用燕窝,食用者身健气舒,精力旺盛。

5、清朝之前的中医对燕窝功效的认知为:燕窝属于补益类食物,可补中益气。

二、燕窝中医功效研究整理时期

(一)清朝初期,燕窝研究的中医药理论体系构成

1、临床功效学派的产生,以《本草备要》、《本草从新》、《本草再新》为代表的。

2、复古和考据派的产生,以恢复和考证神农本草经为主的清朝复古考据派,以《本草逢春》,《本草逢原》为代表。

3、传统本草学派的集成研究,以《本草纲目拾遗》为代表的。

4、中医理论的进步对中医临床的促进和中药本质研究的推动。医学典籍中的本草记载,属于医学角度的考证,以《医林纂要?药性》、《内经类编试效方》和《文堂集验方》为代表。

5、药食同源和饮食文化体系,以《救生苦海》、《岭南杂记》、《随园食话》为代表,及皇室燕窝饮食体系。

6、燕窝的中医药文化,主要表现在小说《红楼梦》中有燕窝详细记载。

(二)清朝本草对燕窝研究的贡献

1、燕窝首次收入进本草体系,同时收录的还有冬虫夏草、西洋参、太子参等。

2、在《本草从新》、《本草再新》和《本草逢原》中完善了燕窝的中医药基本理论。

3、在《本草纲目拾遗》中有了基本完善的本草归类的记载。

4、有了一定量的实践性方剂。

5、产生了完整的燕窝的中医文化体系和食疗养生体系,主要是体现在“皇室燕窝文化”和“红楼梦”小说中的文化体系,和《随园食话》中的燕窝饮食文化。

(三)燕窝功效研究几个核心内容

在清朝初中期,对燕窝的中医功效、基本临床方剂、食疗作用的做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形成了燕窝完整的中医药体系。

1、燕窝临床功效主要集中在大补肺阴和补中益气两个核心上。通过金水相生补肾精;通过兹水函木以缓肝、清目;进而补心,形成五行轮转。

2、补益一般是的温补,补益过程中有热和燥产生,肺部阴虚则虚不受补,阴虚火旺时,燕窝可以补阴清火;脾胃虚则有隔逆呕吐不盛受的状态,燕窝补而能清;所以小儿虚疟和肺阴不足引起的隔噎,久痢导致的虚证等补益时使用燕窝;肾阴不足的虚不受补,需要阴阳双补,只有冬虫夏草。

3、肺主皮毛;肺的肃降及发散收敛功能和皮肤美容结合起来,以及皮肤的抗衰老结合起来。

4、通调水道把肺部功能和内分泌调节功能和女性孕产期,经期保健结合起来。

(四)燕窝文化的形成

清朝康雍乾盛世的燕窝养生文化基本形成;包括燕窝宫廷菜式,宫廷养生,燕窝女性养生等。主要体现有:

1、燕窝的补肺阴和补元气属于燕窝文化的基本文化认知。

2、现在女性的燕窝养生文化,在《红楼梦》小说创作的时期就已经非常完善了。包括皮肤抗衰老,益肺养生,以及文化层次,小资情调等。

3、男性燕窝养生文化主要是在宫廷长寿文化,宫廷菜式保健和补中益气的传说中体系出来的。

(五)燕窝本草考证中的几个名词解释

1、金水相生:肺为水之上源,肾为水之下源,肺主通调水道,肾为水脏,主津液,二脏相互配合,共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又如肺主气,司呼吸,肾主纳气,二脏共同维持正常呼吸。

2、滋水函木:滋养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以及肝阳偏亢之证。方如杞菊地黄丸。

3、补而能清:平淡清补,引火归元。

4、清肃下行:虚火炎上,肺金之气不能下行,以致强阳不倒。燕窝可以清肃下行。

5、虚损劳瘵(zhai):中气不足,中气下陷。

6、小儿虚疟:小儿虚疟为久虚至疟、久疟至虚。

7、补不致燥、润不致滞:入肺生气、入肾滋水、入胃补中。

袁枚的随园

三、燕窝功效本草整理时期

后期的燕窝功效研究,主要以清朝燕窝研究为基础进行各种整理。

1、民国十年()谢观主编的《中国医学大辞典》最早将燕窝收录到医学辞书中,记载“燕窝功用:益气、和中、润肺、开胃、化痰、止嗽、添精、补髓、壮阳。”

2、更加详细的考证了清朝本草后,做了客观、科学罗列和分类。

3、临床中药学中对燕窝准确规范定位:

燕窝:甘、平;归肺、胃、肾经;

功效:养阴润燥,益气补中;

主治;虚损痨瘵,肺虚久咳,肺劳咯血;

煎服、5-10g;或入膏剂;

肺胃虚寒,痰湿停滞,有表邪者,忌用。

乾隆下江南,每天一碗冰糖燕窝。

四、燕窝的现代研究—药理学研究和中医临床研究

(一)现代药理学研究是现代燕窝研究的主要方式

1、燕窝药理学研究包括:动物实验、临床实践和主要成分的其他研究成果的借鉴。

2、把拓展燕窝功效外延和对疾病或体质养生的的现代科学认知结合起来。

3、把燕窝中医理论、燕窝药理学理论,燕窝养生文化知识结合起来,对传统的燕窝中医功效进行新的认知和拓展,用中医理论指导各种现代药理学实践的方向,形成多种新的养生理论体系。

(二)唾液酸的研究

对燕窝中唾液酸的研究形成了燕窝的药理学体系,有力的佐证了燕窝中医的归经和补益作用,同时又发现了许多新的功效。现在对燕窝中的氨基多糖,糖蛋白等活性成分也在进行研究。

燕窝酸的研究主要形成抗菌、抗病毒体系;神经细胞促生长和修复体系,肠道调节体系和抗氧化、抗衰老体系。

1、抗菌、抗病毒体系对中医肺部病症和保护对应。

2、调节肠道和中医补益脾胃对应。

3、神经细胞修复和促生长对小儿智力提高和老年痴呆病治疗是过去中医体系没有清晰阐述的。

4、老年长寿保健养生和女性皮肤抗衰老养生,对应抗氧化、抗衰老研究。

(三)燕窝与中药配伍

燕窝作为中药通过中药配方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案例不多,但也有一些记载;主要是燕窝入肺经和大补肺阴的临床实践。

1、复方燕窝片

年贾思明医生的文章“复方燕窝片治疗慢性气管炎例”,其方剂:燕窝泥,海浮石,海蛤壳,海螵蛸。

2、燕窝桑桔饮颗粒

最近吴茂勇等进行的“燕窝桑桔饮颗粒的抗炎药效学研究”,也有外用临床实践的记载。

此方由燕窝、桔梗、桑叶等药材组成,有清咽润肺作用。临床用于急慢性咽喉炎的治疗,组方以桔梗为君,可开宣肺气,祛痰利咽,以桑叶,陈皮和罗汉果为臣,桑叶配罗汉果既能清肝火降肺气而助肺金,又能润肺燥止咳;脾为生痰之源,以陈皮运脾理气,脾得健运则痰湿不生,陈皮配罗汉果,补而不滞,润而不滋腻。

以甘草和少量苦丁为佐,苦丁苦寒泄肝胆和肺胃之火;甘草味甘性平,生用可祛痰止咳,清热解毒,又可调和诸药,并和桔梗组成《伤寒论》中桔梗汤,起到清虚热利咽的作用。

最后以少量燕窝为使,以其养阴润燥,益气补中之效,扶正固本,补脾益肺,滋养肺阴。

全方七味药,共奏清热利咽,润肺降气之功。

3、可以和燕窝配伍的药材

雪蛤:养阴补虚,益肾强精。

冰糖:补中益气,养胃润肺。

百合:清痰火,补虚损。

冬虫夏草:补肾益肺、止咳平喘。

银耳:性味甘平,入肺、胃经,有养肺和血的功效,能滋阴润燥,益气养血。

白梨:润燥化痰。

川贝:性凉,甘平,入肺经、胃经,润肺止咳化痰平喘,清热化痰。

椰奶;清凉消暑、生津止渴。

石斛:味甘淡微咸,寒,归胃、肾,肺经。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黄精: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

玉竹:养阴、润燥、清热、生津、止咳。

白芨:苦、甘、涩,微寒。归肺、肝、胃经。

五、中医药理论和中医药文化是燕窝养生的灵魂

1、中医治疗和中医养生的区别

中医治疗:把燕窝作为药材,由中医师通过方剂配伍,准确的治疗某一病症。

中医养生,包括两种:

一是由临床营养师推荐的燕窝使用方法,多为修复养生和体质养生;

二是由自己认知进行燕窝养生的方法,多为长寿养生和体质养生。

2、燕窝药理学研究的案例使用要注意燕窝整体作用和成分作用的区别,动物实验和临床的区别。

3、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hanguoa.com/lhgyf/76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