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来给大家写酸奶这个主题了。

对于酸奶,我们大家都知道其是一种很有益的食物,但具体是有什么好处呢?估计不少同学会认为,酸奶的好处在于其里面含有益生菌,所以给宝宝喝酸奶可以有益肠道健康,甚至能改善便秘等肠道状问题。

然而,益生菌想要发挥作用,需要对其数量有不低的要求,而且益生菌在进入人体内还会遭遇到胃酸等的侵蚀,作用多少会受到影响,所以很难确保其对肠道的调节作用,不用过于指望酸奶会对肠道健康带来多大的效果。

而实际上,酸奶作为一种优质的食物,其营养价值比其所含有的益生菌,对我们的意义来得大得多。

酸奶中含有钙、蛋白质以及各种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和牛奶近似。此外,酸奶中的蛋白质经发酵,比牛奶更好吸收,与此同时,与鲜奶对比,酸奶乳糖量较低,对乳糖不耐受的宝宝友好度极高。

所以,即使忽略益生菌的作用,酸奶也是一种非常好的食物。不过酸奶好是好,在给宝宝购买酸奶前,有些问题我们还是需要先了解一下。

什么时候可以引入酸奶?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宝宝满6个月后就能将酸奶作为辅食,少量尝试。

而澳大利亚婴儿喂养建议中说明,宝宝满一周岁之后可以尝试将酸奶作为辅食之一,但不建议把酸奶当作主要奶源。

那我国呢?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由于普通的鲜奶、酸奶、奶酪等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远高于母乳,会给婴幼儿的肾脏增加负担,因此不建议7~12个月的宝宝食用。而对于13~24月龄的幼儿来说,可以作为食物的一部分少量尝试,但不能完全代替母乳或者配方奶。

可见,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标准。但综合来看,如果不是很必要,咱不妨参照我国标准,等宝宝1岁后再引入酸奶。

酸奶怎么选?

在了解酸奶怎么选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选奶的分类。

根据国家标准,酸奶可分为4类:酸乳、发酵乳、风味酸乳、风味发酵乳。

为什么要了解这些分类呢?因为如果你想给宝宝选最“干净”的酸奶,那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看产品包装上的“产品类型”,写的该产品属于什么酸奶。

其中,如果产品类型写的是“酸乳”或者“发酵乳”,意味着该款酸奶在生产时只使用到生牛(羊)乳或乳粉以及益生菌,其他什么都不能有,白砂糖也不能加。

而“酸乳”和“发酵乳”之间的区别就在于酸乳所添加的菌种,“酸乳”只能有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两种菌,而“发酵乳”则可以在此基础上再添加其他菌种。

对于这些菌种,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目前市场上大部分酸奶就是靠它们发酵而来的,可以说它们是酸奶中必备的两种菌。但是这两种菌其实对人体的积极意义非常有限,所以如果想通过喝酸奶来起到那么些补充益生菌的作用,可以优先选择还含有其他菌种的酸奶。不过文章开头也提到,对于通过酸奶中的益生菌调理肠道这件事,不用抱多大的期望。

说回产品类型,除了“酸乳”和“发酵乳”外,还有些酸奶的产品类型写的是“风味酸乳”或是“风味发酵乳”的,而加上“风味”这两个字,就表示这些产品除了乳基和益生菌外,还会含有或多或少的其他成分,例如白砂糖、果酱、香精、增稠剂、蛋白粉等等。

对于这四种酸奶,我当然是建议大家优选酸乳和发酵乳,毕竟干干净净最健康。但是,理想和现实总是会有一些的距离,因为不加风味的酸奶对不少人来说味道和口感都不是太理想。

所以,如果孩子不愿意吃纯酸奶,只吃风味酸奶,那咱们也别太纠结,毕竟酸奶是买给孩子吃的,不愿吃的话再怎么无添加也没意义。不过在选择时我们还是可以留意选择相对健康且添加剂较少的酸奶。另外,如果是想给7~12月龄的孩子食用的,那还是建议选择没有额外添加其他成分的酸乳和发酵乳。

当然,除了产品类型,产品的营养成分表和配料表也是我们常规需要把关的部分,以此给宝宝选择更加优质的产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具体的方法。

营养成分表

蛋白质

首先是我们刚刚提到的蛋白质,含量自然是越高越好了。现在市面上大多数酸奶的蛋白质含量在2.8g/g及以下,所以如果大家看到一瓶酸奶的蛋白质含量是>3.0g/g的,那就是很优秀的了。

脂肪

低脂、0脂肪酸奶在近年来受到许多减肥、健身人士的追捧,但很明显,小宝宝是不需要像成人一样减肥、健身的。

另外,脂肪能为宝宝提供重要的能量,是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所以如果宝宝不是说肥胖或超重的话,酸奶我们给选全脂的就可以了。

那怎么判断酸奶是不是全脂的呢?国家规定,全脂的纯酸奶脂肪含量需≥3.1g/g,风味酸奶则需≥2.5g/g。还有个更简单的方法,因为基本低脂、0脂的酸奶在包装上都会有很明显的标识,如果没写那基本就是全脂的了。

现在市面上大部分酸奶的钠含量普遍在40-mg/g之间,但也有一些钠含量比较高的。

像下图这是一款标榜咸口味的酸奶,钠含量达到了mg/g。mg钠是个什么概念呢?中国营养学会建议,0.5岁~1岁的宝宝钠适宜摄入量为mg/d,1岁~3岁的宝宝为mg/d。对于mg/mg,mg占比多少,相信不用我说,大家也能大致估算出来了。

钠摄入可能会增加肾脏负担,也会增加成年后患高血压和心血管病的风险。所以在给宝宝选酸奶时,家长们还要避开一些“咸口味”的,尽量选择钠含量相对较低的产品。

配料表

奶基

生牛乳和复原乳的概念咱们说过很多遍了。相对于复原乳,生牛乳更新鲜,营养成分保留得多,选的时候我们可以优选生牛乳作为奶基的产品。

糖分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整个生命历程中减少游离糖摄入量。成人和儿童游离糖摄入量应减至摄入总能量的10%以内。如能进一步将其降至低于摄入总能量的5%,会对健康带来更多好处。

长期糖分摄入过量,会大幅提升超重、肥胖、龋齿、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的患病风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有提到,成年人一天所摄入的游离糖最好不超过50g,25g以下为佳。

所以,我们购买酸奶时,原则上是优选不含白砂糖等游离糖的无糖酸奶。但实际上,由于不加糖(包括代糖)的酸奶味道的确很酸涩,多数人较难接受,所以市面上大部分酸奶都是有加了白砂糖或者代糖的。我们当然希望宝宝摄入的糖分能越少越好,但如果宝宝实在无法接受原汁原味的酸奶,那妈妈们也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含糖相对更低的酸奶。

那怎么看酸奶是相对低糖呢?我们可以看营养成分表中的“碳水化合物”一栏,虽然这不能完全等同于糖含量,但有一定参考价值,建议选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对低一点的。

对此我查看了几十款市面常见酸奶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无糖产品的碳水多在4~6g/g之间,含糖的则多数会高于10g/g,所以如果你所选的含糖酸奶,其碳水化合物含量低于10.0g/g的,那相对是比较低的了。

总之,优选无糖、低糖的酸奶,但鉴于无糖的酸奶不仅很多时候价格相对较高,口感还不是很友好,大家要是买了后宝宝不吃那也是白做工。当然也有个办法,就是可以购买无糖的酸奶并加入自制的新鲜水果、果泥,以改善酸奶的口味。但要注意的是,1岁以下的宝宝别加蜂蜜哦。

另外,对于那些标榜低糖或无糖的酸奶,我们也稍微留意一下其是否添加了代糖。

我国规定:“对乳基婴儿配方食品,首选碳水化合物应为乳糖、乳糖和葡萄糖聚合物。只有经过预糊化后的淀粉才可以加入到婴儿配方食品中,不得使用果糖。”另外,美国心脏协会(AHA)也有建议,禁止儿童食用糖精、阿斯巴甜、乙酰磺胺酸钾、三氯蔗糖、新甜菜碱和利他命、甜菊糖苷、罗汉果提取物这8种代糖。

可见,对于婴儿,是不建议用代糖的;而对于1岁以上的宝宝,也建议大家优先选择那些不含代糖的酸奶,毕竟代糖虽然对成人比较安全,但对幼儿的安全性还不太确定。

其他成分

酸奶常见的其它成分主要有以下三种:

增稠剂和凝固剂:果胶、海藻胶、明胶、琼脂、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等

增加蛋白含量:乳清蛋白、牛奶蛋白粉

增加乳香乳脂和口味:食用香精、炼乳、稀奶油、蛋黄粉、芝士粉、各种果酱或果粒等

对于小宝宝,增稠剂和凝固剂咱自然是要拒绝的了,而乳清蛋白、牛奶蛋白粉等增加蛋白含量的,含有也无妨,当然如果有些产品是依靠优质奶源,无须添加这些也能实现高蛋白含量的就更加理想。

而食用香精,也是建议大家回避的了。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各种花式口味的酸奶才含有香精,某些原味酸奶也会含有香精,大家选的时候多留意下配料表。

还有其他关于增加乳香乳脂和口味的,这些成分会额外增加摄入的热量。且如果选择添加果酱果粒的,还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hanguoa.com/lhgyf/75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