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修行的人有被死的吗
《六祖法宝坛经》里说: 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 吾向汝说。 世人生死事大。 汝等终日只求福田。 不求出离生死苦海。 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人活在世,这个最大的事就是生死的问题,不管你曾经再怎么追求荣华富贵,最后都不免一死。 应该知道生如何生的法,也应该知道如何死的法, 如果对生死都不了解,那这一生就是糊涂而来、糊涂而去.. 所以,如果每天光知道求取人天的福报,而不知修见般若智慧,也不想如何了生脱死,那就会一直在生死苦海里打转转.. 倘若迷昧的自性一直找不回来,只是想着求福报,那怎么解决这个生死问题啊? 这是五祖告诫弟子学佛修行不要只是为了求取福报,要解决更重要的事.. 可是,如果修行人真这样不为福报,会不会饿死啊?把这个问题暂时放在这儿... 先看小乘的《杂譬喻经》里有个“罗汉托空钵,大象挂璎珞”的故事: 讲有两个兄弟,哥哥一心坐禅求道,却从不布施修福。 而弟弟虽一心布施修福,却常破戒,不好好修道。 后来,哥哥跟佛出家证了罗汉果,弟弟虽然羡慕,却吃不了哥哥的苦,结果死后却投生到象群中,成了一头大象。 由于这头象前世布施修福,所以此生颇有善缘,被国王相中,成了国王的宠物,并用金银、珠宝、璎珞等把它装饰起来。 这个大象身上虽然挂满璎珞珠宝,但毕竟是迷失真性比人更深的畜生,所以只是修福是解脱不了的.. 可那个修成罗汉的哥哥,也是个衣衫褴褛、饮食乏少、饥寒交迫..虽没饿死却也很困扰..因此只修小乘道业不修布施赚福报,这个也会出来问题... 所以佛门至今都常说: 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 修福不修慧,大象挂璎珞。 意思就是告诫学佛人,福慧双修比较好.. 再看《百业经》里还真讲过了一位被饿死阿罗汉的故事: “小驼背”因为家太穷上街乞讨,但因过去生业力现前的原因,常常要不到饭,每次都快饿死了,才勉强得到一点吃的.. 后来,他对佛法生起信心,跟一位比丘出家、受戒。 出家后,刚开始跟师父吃住,所以生活还行,可过了一阵子,师父就让他自己去化缘。 于是小驼背有时与僧众一起去受供,有时独自去化缘。 可是,就算是跟人家别的僧众一起受供,他还是经常没饭,而其它比丘都能吃饱喝足.. 可轮到他时饭就没了,就是施主突然有急事走了,或者把他漏了.. 很多比丘知道这种情况,就把小驼背比丘经常空钵而返的事告诉了佛.. 于是佛就让他打扫内殿,这才吃得好点了,身体状态恢复了, 于是他就把握时机勇猛精进,顿断顿证到阿罗汉的果位... 可是后来总有别比丘比他更先跑去打扫内殿,他只得又去化缘,可依旧空钵而回.. 一连七天总是因为各种原因化不到缘,阿难目犍连舍利子帮他化的饭,最后也总因为各种原因吃不上... 小驼背罗汉知道这是自己前世的业报现前了,最后就喝了一口灰汤,入涅槃了... 佛陀告诉比丘们:这是他过去世业力的显现..原来他过去世从来不行供养布施,而且还恶毒阻碍他人行布施.. 迦叶佛时,他虽然出家修行了,可是还是很吝啬,不但不供养布施还恶口骂人家来化缘的修道人... 不过最后还是在善知识引导下悔过了,临死时还发了个愿:希望将来能跟释迦牟尼佛修行,令佛欢喜,证阿罗汉果位。 这就是小驼背比丘的过去世的情况简介..后面先是五百世生为饿鬼;然后无论转生哪一道最后都是饿死... 不过,由于他在临终时发的愿,所以在佛陀在世时,证得阿罗汉果,可还是饿死了.. 这个故事就是着重讲的“因果不虚”的道理,就算成罗汉,也要承受业报: 纵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 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以上两则公案,虽然都是出自小乘经典,体现出这种情况多会出现在小乘修行者的身上,不过对我们现在汉地的学佛修行人也有很大的警示作用, 因为如今的很多学佛人虽然学修的都是大乘的法,要求发菩提心、修菩萨道六度四摄、要布施行善、福慧双修.. 可还是有很多人内心实际上比小乘还小乘、比一般世间人还悭吝、比在佛门外时还又多了层分别计较..所以需要特别注意... 那么有个问题说:真正修学大乘佛法的人,有没有这种被饿死的情况出现呢?佛真有"余福"留给后世的修行人吗? 在一些大乘经中有记载说,释迦牟尼佛是提前二十年入涅槃的,其中一个缘由就是佛将二十年的福报留给后来真正学佛修行的人,供佛的后世追随者受用.. 一些修学大乘佛法的人,虽然没有那么大的福报,可是佛通过愿力把这些余福,加持给这些与佛相应、真正修行的人,不至于饿死、冻死.. 也就是说只要用心修行,真正修行佛道之人不需要专门为粮发愁.. 佛也曾说,就算发生一升珍珠兑换一升面粉的饥荒,佛后世的追随者也不会缺衣乏食。 如果内心深处真正生起一种: 死不死都无所谓,我就是决心要学佛修行大乘了... 就是《楞严经》说的: 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有这种决心,那行者就不会缺衣少食,因为确实自佛涅槃以来,就没有出现过真正的大乘修行者被饿死的情况,找不到确实的记载; 的确,古往今来的真修行人,都没有出现过缺衣少食的现象,以至于很多一开始就发心修大乘菩萨道的行者都不知道还有被饿死罗汉的事.. 就是如今到终南山深处的茅棚闭关修行的人,每年都有跋山涉水排队去供养米面油的情况出现,那么艰苦,还自己种菜..根本没听说过谁饿死过啊... 又比如,如今汉藏两地的一些大道场,修行人也没有为了生活天天去忙挣钱,但就是依靠三宝的加持,不知不觉,生活资具都会样样齐全... 就算表面看来生活过得很清苦,但都乐在其中..这都是佛"余福"的证明啊! 当然,部分修行人也会显现出一些苦行,但实际上也绝对不会遇到特别大的痛苦,或者饿死.. 也就是说,只要真正的发心修行大乘,就会造下福德,就不会落到特别糟糕的境地。 这也是禅宗五祖告诫弟子,不要刻意为世间福报操心的原因... 真正有智慧的人会乐于行持善法,而不会为了生活享受去造恶业。经云: 宁可贫贱修诸善法, 不处富贵而行恶业。 哪怕短暂的今生过得差一点,也千万不能造恶业,这是修行人的基本的原则,且对生生世世都有利益。 总的说来,大乘的修行人积资净障,闻思修行..都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 如果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就不属于大乘,那这个福德就会大打折扣,那么即使修行也可能会出现前面讲的那种罗汉托空钵的情况。 因此,大乘佛弟子,一定要发利益众生而学佛修行的心,这其实就是一种准备要去行大布施的心,也是能不能得到三宝福德加持的根本... 反观如今一部分学佛、念佛人,内心自私自利,只是想着自己要去往生享福,根本不把度化众生当回事,所以根本就没有想去行三种布施的心,福报资粮就越来越少,最后也难往生成功... 所以修行佛法发心利益众生,这就是大乘佛教的根本,如果把这个根本舍弃了,大乘本质丧失了,也不懂财法无畏布施..不仅仅现世就显现出吝啬穷困相..而且就算某世修成罗汉,也就可能出现托空钵的情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hanguoa.com/lhgxz/78831.html
- 上一篇文章: 春季吃梨食疗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