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处暑,衣食住行有啥讲究
8月23日6时20分我们迎来了“处暑”节气 意味着大部分地区的炎热情况将出现转折 处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 此时太阳到达黄经度 处暑意味着炎热的暑天就要结束了 处暑·禁忌 忌吃萝卜和西瓜 处暑饮食应以温补、壮阳、滋阴的食物为主。西瓜性凉不易多吃,同时萝卜主下气,此时人的中气不足,吃萝卜易伤中气。 作息忌晚睡贪凉 天气变得凉爽很多人还遵循着夏天晚睡纳凉的作息,但进入秋季后天气开始转凉夜寝时不能贪凉,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注意胃部保暖,以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 室内忌闭门干燥 应尽量多开窗,使空气流动。室内可养些植物,如盆栽柑橘、吊兰、文竹等绿色植物。 忌过早过晚运动 秋季天气转凉,早晚温差大,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不适合过早过晚运动。秋季主收敛,不适合做激烈性的运动,运动时情绪要慢慢释放。 处暑·养生 一粥燕麦南瓜粥降脂、降糖、降胆固醇 做法:南瓜洗净去皮及内瓤切成片,燕麦片洗净。将南瓜片和燕麦片加适量的水,放到煲粥的锅中,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20分钟。南瓜片软后用勺子按碎,再煮10分钟即可。 南瓜被称为“秋季第一瓜”,可以降脂、降糖,促进肠道蠕动,帮助人体排出氧化自由基和其它代谢的废物。燕麦能有效降低人体中的胆固醇含量,改善血液循环。 一饭??龙眼配稀饭益心脾、补气血 做法:剥一碗龙眼,混着稀饭一起吃。 在处暑的时候要吃龙眼配稀饭,这是因为夏天的时候天气比较热,人体消耗了很多热量,吃龙眼能补充热量。 龙眼偏温性,有益心脾、补气血、滋补养气的作用。 一茶凉茶清热、去火、消食、除肺热 此习俗自唐代以来已盛行,每当处暑期间,家家户户有煎凉茶的习惯。先去药店配制药方,然后在家煎茶备饮,意谓入秋要吃点“苦”。 凉茶在清热、去火、消食、除肺热等方面颇有好处。下面即是一种凉茶的用法: 材料:取菊花、鸡骨草、夏枯草、金钱草各15克,罗汉果1个。 做法:把罗汉果破开两半,其它的材料用水泡10-15分钟,洗3-4次,清洗干净;把所有材料放入大锅里,注上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煲1个小时即可。 功效:菊花能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平肝阳,解毒;鸡骨草能清热利湿,益胃健脾;夏枯草能清火明目,散结消肿;金钱草能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利湿退黄。 而罗汉果又名神仙果,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果糖和多种维生素,能清肺止咳,利咽喉,润肠燥。 “处暑”之后便不再喝凉茶,而更应该多吃些“补气”、“补血”的东西,比如上面介绍的龙眼剥壳后泡稀饭吃。 一肉??鸭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 民间有处暑吃鸭肉的传统。鸭肉味甘、咸、性凉,具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作用。 乌骨鸭药用价值更大,可使结核病患者减轻潮热、咳嗽等症。老母鸭能补虚滋阴,对久病体虚者或虚劳吐血者均有补益作用。 鸭肉做法也五花八门,有白切鸭、柠檬鸭、烤鸭、荷叶鸭等。 考虑到“秋天养肺”的时令,推荐大家一道适合秋天时令的菜:莲藕煲鸭汤。 材料:老鸭半只、莲藕1斤、调味料适量。 做法:老鸭斩件、焯水,莲藕切大块;然后将莲藕与焯水的老鸭一起入锅,加水烧开后文火煮2小时加适量调味料就好了。 处暑·诗词 处暑后风雨 宋·仇远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早秋曲江感怀 唐·白居易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 人寿不如山,年光急于水。 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 去年此悲秋,今秋复来此。 处暑·天气 从昨天夜间开始,这场雨就开始影响我市了,城区的朋友们可能没觉得雨有多大,而住在新民、康平和法库的朋友肯定不这样认为。截至今天早上7点,新民、康平和法库三地已经达到了大雨量级。预计今天白天这雨会时缓时急、停停走走地持续到下午5点左右,北部的康平、法库地区降水量还要偏大一些,提醒司机朋友们要注意雨天行车安全,大家要防范强对流天气。 今天我们还迎来了“处暑”节气,进入这个节气以后,我国北方地区将陆续迎来秋天。咱沈城的天气也很应景儿,由热转凉非常明显。像昨天的最高气温达到了31.6℃,而今天白天的最高气温只有26℃,今天夜间是多云天气,最低气温在17℃左右。 明天天气转凉的感觉会更加明显一些,预计明天是晴有时多云的天气,属于典型的“早晚凉、中午热”,夜间的最低气温只有15℃,因此提醒早上出门的朋友,不能穿得太单薄了。 消息来源:经济日报、央广新闻、老夏气象站 本版编辑:大白 责任编辑:蓝天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qianc.com/lhgxz/222.html
- 上一篇文章: 健康的杀手,就藏在你的嗓子里
- 下一篇文章: 农民日报头版头条点赞广元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