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项资助 http://pf.39.net/bdfyy/bdfzj/171020/5777828.html

金莲禅寺

慈悲利生,不忘初心

善巧弘扬佛法,利益一切有缘众生

习气

(术语)大乘之妄惑,分现行与种子及习气三者,既伏惑之现行,且断惑之种子,尚有惑之气分而现惑相,是名习气。舍利弗既断嗔惑之种子,而动则怒气如摧,是嗔惑习气尚存之现证,三乘中声闻全不断之,缘觉稍侵害之。佛全断之。述记二末曰:‘言习气者,是现行气分薰习所成,故名习气。’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无阿弥陀佛

所谓“习气”,“习”是熏习,“气”是气氛。为什么用这两个字呢?

好比一个杯子,曾经泡过茶叶,即便把茶水倒了,一样还是有茶叶的味道,茶叶的气氛还在。

有个词叫“积习成性”,习惯积累久了,反复这样,就能成为“性”。“性”是不改变的意思,就成为很难改变的东西。

凡夫是满身习气,从里到外一层一层全都是习气,凡夫就是习气的存在。

圣者呢?比如阿罗汉或者菩萨,是不是就没有习气了?他在断习气,但是没有断干净。只有佛是完全把习气断干净了。

圣者还有习气,这在《大智度论》里讲得特别多,下面看几个例子。

舍利弗的习气

像舍利弗,他已经证得阿罗汉果,可是他的瞋心习气还在,虽然瞋的种子已经没有了,但是习气还在,所以还会发火。

有一次,舍利弗托钵乞食,被人误解,说他吃了不净食,他就生气了,就把吃的东西全吐出来,发誓再也不出去乞食了,佛劝他都没有用。

难陀的习气

一个是难陀的淫欲习气。难陀是佛的亲弟弟,他娶了全国最漂亮的女人做妻子。他证得阿罗汉果之后,每次讲法,一边坐着男众,一边坐着女众,难陀都要先往女众这边扫一眼,然后再讲法,可见习气还在。

大迦叶的习气

大迦叶也有一个习气,他喜欢向贫穷的人乞食,而不向有钱人乞食。而须菩提相反,只和富人化缘。

毕陵伽婆蹉的习气

还有毕陵伽婆蹉,他也是个阿罗汉,他有什么习气呢?喜欢给人取外号。他每次过一条河,河里有河神,他就给河神取外号叫“小婢”,说:“小婢,给我开条道,让我过去。”

河神很生气,就告到佛那里去了,说:“您的弟子毕陵伽婆蹉,老是给我取外号。”

佛就把毕陵伽婆蹉叫过来,批评了一顿:“赶紧给人家道歉。”

毕陵伽婆蹉就道歉:“小婢,对不起!”

可见这个习气非常难改。就像刹车,已经把刹车踩到底了,可是由于惯性的缘故,车还是会往前冲。

摩头婆和吒的习气

还有摩头婆和吒,这都是五百罗汉里的。他有什么习气呢?因为他前世是猴,所以他喜欢每天在房上、梁上跳来跳去,从这儿跳到那儿,从那儿跳到这儿。

憍梵波提

还有憍梵波提,《阿弥陀经》前面就列举了憍梵波提。他前世是牛,牛有个习气,吃饭的时候反刍,把吃进去的东西吐出来,嚼一嚼,再吞下去,反复几次。他就是这样,所以每次吃饭,旁边的人都受不了。

所以,龙树菩萨说:“如是等诸圣人,虽漏尽而有烦恼习。如火焚薪已,灰炭犹在。”

火烧的炭,虽然火已经灭了,但是炭的热量还在,不能令尽。所以这也告诉我们,成佛不容易,这些人经过这么努力的修行,都还难以把习气除干净。

菩萨也有习气,菩萨的习气是什么?

菩萨一见到众生,就忍不住要度化,忍不住要跟众生讲佛法,劝众生念佛往生。

这也是一种习气,只不过是一种好的习气,就像条件反射一样,菩萨看见众生就想度化,他是发自内心的。

念佛吃素是世间第一功德事,

法音宣流,度生妙道;

五浊明灯,止恶安善;

净心阅读,敬惜慈护;

敬则获福,慢则致祸;

普愿见闻,欢喜信受。

福德资粮|万人施,万人舍,同结万人缘

福德资粮|百年流芳——金莲寺天王殿铜瓦乐助进行中...

元旦吉祥|让师父开示熏染身心,法喜迎新年

金莲法讯|金莲寺腊八节法会及施粥活动通启

金莲动态丨金莲寺庚子年拜山祈福皈依法会圆满

金莲分享|不要对你的师父有过多的期待

金莲分享|广钦老和尚的考试,您能及格吗?

金莲分享|面对疫情,金莲佛子在行动!

金莲分享|转载:话说杭州金莲寺

带您走近金莲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hanguoa.com/lhgtx/75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