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晒太阳,湿气能晒干吗红豆薏米粥不祛湿
湿气对于南方的朋友的来说并不陌生,然而,现在进入夏季,不仅南方的朋友,北方的朋友也应该注意。 很多人会说,夏天天热,太阳那么大,湿气应该被"晒"了没了呀,有这样的想法大错特错。 夏季,是湿气的高发季节,因夏季是一年中雨水最多的时候,再加上天气炎热,整天待在空调屋内,很容易被湿邪入侵。 湿气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1、外湿 外部湿气多是气候因素,沿海城市,梅雨季节等,还有洗澡时水分擦拭不干净,空调屋内呆的时间较多等等。 2、内湿 内部湿气主要是因为脾虚,脾胃虚弱后,不能够运化吃进体内的食物,就会在体内堆积,慢慢的形成湿气。而,湿气又会加重脾虚,形成恶性循环。 有了湿气应该怎么办? 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起"薏米红豆粥",确实,薏米、红豆是祛湿的好帮手。 可是,你应该了解一下这2种食物特性。 祛湿的食物大多是温性,而薏米、红豆性寒。祛湿是需要发汗的,薏米、红豆均不能发汗。 此外,祛除体内湿气还需要健脾,只有炒过的薏米才能健脾,炒过的薏米可以很好的减轻它的寒性,而红豆健脾效果很弱,可以说基本没有。 为何"薏米红豆粥"祛湿不可行? 1、红豆错了 中医里的红豆,其实是赤小豆,红豆比较圆润,而赤小豆细长,可千万别再买错"红豆"。 2、薏米错了 薏米虽然祛湿效果好,但性寒,不适合直接煮着吃,会伤害脾脏,脾是负责运化体内的湿气,长久吃,不仅会伤脾,还会让湿气越来越重。 湿气重的人,会有哪些表现呢? 1、晨起刷牙时恶心呕吐,感觉嗓子里有痰; 2、短时间内体重飙升,下肢水肿; 3、大便黏腻,粘黏在马桶上,冲不下去; 4、舌苔白厚,舌边出现齿痕; 5、经过一夜休息后晨起无力,人懒得动; 怎么祛湿才正确? 1、多吃温性的食物 《内经》中讲道"寒者温之",温法是治疗湿气的根本,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姜性温,可以很好的化解体内的湿气。 这也就是为何淋雨,生病时需要喝姜汤,用于祛湿,发汗。 2、多坚持运动 人体气血不顺畅也容易产生湿气,而湿气又会阻碍气的运行,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平时应该多运动,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内血液循环,还可以加速体内新陈代谢,有助于祛除体内湿气。 3、多出汗 祛除湿气也可以通过皮肤出汗,出汗可以让体内的湿气随着每个毛孔的"呼吸"散发出去。 平时可以采用熏艾的方式来促进体内湿气的排出。 如如何赶走湿气呢,方法要得当? 打蛇打七寸,祛湿也要抓住关键,否则本末倒置。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液,脾虚,运化不好,水湿就会停滞,聚集在体内,气血堵了,痰湿出来了,俗话说,“湿气是万病之源”,要想健康,第一步就是祛湿和健脾。这样才会事半功倍! 推荐小金方:山药,生薏苡仁,茯苓,赤小豆,干姜,桔梗,大枣,白扁豆,罗汉果,炮制后打粉。 其中: 1、干姜温中,温暖脾阳,固护脾胃,防止诸药寒凉损伤脾胃。 2、茯苓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湿气,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 3、桔梗既不是补气的,又不是渗湿的,但却起到了特别关键的作用。 桔梗有升气的作用,可以使清阳上升,在补气的基础上加上桔梗可以提高疗效,达到健脾祛湿的作用。 4、赤小豆具有利水消肿和解毒排脓方面的功效,其含有的膳食纤维可以帮助肠道蠕动,起到润肠通便作用,加上赤小豆消肿的功效,因而常吃可以起到祛湿气,瘦身的效果。 5、大枣健脾和中,调和诸药,使脾气健运,湿邪得去。 6、山药建脾气,补中益气,除寒热邪气;生薏苡仁消水肿,祛风湿,清热利湿;罗汉果清热凉血,生津止渴,润肺化痰。 这些食材之间相互配合,各有主次,实现了健脾与渗湿并用、以补而祛湿,非常适合脾虚湿气重的朋友。我和粉丝都验证过,建议大家喝1-2月,会有意外的惊喜! 想了解更多更养生之道吗? 长按图片识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hanguoa.com/lhgpz/75294.html
- 上一篇文章: 肠癌骨转移只能坐以待毙这四个方案建议收藏
- 下一篇文章: 你是不是也一样,不懂无添加剂的食品,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