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炎医院哪里好 http://pf.39.net/bdfyy/tslf/180306/6084106.html

前世贫苦至极的妇人,布施比丘仅有的一块肮脏的棉布,因此布施功德,后世她得到了无比殊妙的果报。

推荐人:德正

世尊曾经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祇洹精舍,为大比丘僧团说法。他曾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国中有一位长者,他的妻子生下一个女孩,长得端正殊妙,美貌无双。更奇的是,她出生时身上裹着白色细软的毛毯。女孩的父母邀请相师来给小女孩看相推断吉凶。相师说:“这是非常吉利的相,这小孩有大福德。”因此为小女孩起名叫叔离(意为“白色的云”)。

?

叔离一天天长大,出生时带来的细白毛布也随着身体成长而变大。她生得珍奇而美丽,远近的人们听闻后,都竞相托媒人来求亲。父母心想:“女儿已经长大成人,应当寻找合适的人家出嫁。”于是找来工匠为她打制璎珞首饰。

?

叔离问父亲:“为什么请工匠来锻制这些金银?”父亲告诉她:“你已经长大了,家里想给你寻找一个好人家,把你嫁出去,所以要订做环玔装饰作为嫁妆。”叔离对父亲说:“我的志愿是出家求道,不愿意嫁人。”

?

父母非常疼爱叔离,没有违逆她的志愿。所以就又为她购置上好布匹,准备用来为她制作出家穿的五衣袈裟。叔离看到又问:“这是要做些什么呢?”父母告诉她:“给你准备出家的五衣。”叔离对父母说:“我现在身上穿的衣服已经足够了,不须再做新的了,只希望你们准许我现在前往佛陀处,拜见佛陀,跟随他出家。”

于是父母带叔离来到佛陀的精舍,头面顶礼佛足,向佛陀恳求出家。佛陀对叔离说:“你来了,真好啊!”叔离的头发便自动脱落,身上的细白毛布随即变成了五衣袈裟。佛陀嘱咐叔离跟随大爱道比丘尼修行。成为比丘尼后,叔离精进修行,不久便成就了阿罗汉果位。

?

阿难尊者问佛陀:“叔离比丘尼在过去积累了什么功德,今生能够出生在长者家,出生时便身裹白布,出家不久便证得了阿罗汉果位?”佛陀告诉阿难说:“我为你讲解其中因缘,你仔细聆听,好好思量。”阿难答道:“好的。”

?

佛陀说:“过去久远以前,有佛出世,名叫毗婆尸佛,与众弟子广度一切众生。当时的国王群臣和老百姓经常准备丰盛的供养,举行无遮大会来供养僧团。当时,有一位比丘时常劝化众人,让他们前往佛所、听闻佛陀讲法、广行布施。

?

“当时有一位名叫檀腻伽的妇人,生活十分贫困。夫妇二人家里只有一块棉布,如果丈夫外出,就披着棉布出门,妻子裸身在家里,以草席裹身;如果妻子披着棉布出外乞讨,丈夫就裸身在家里以草席裹身。

?

“一日,劝化比丘次第行乞来到他们家,看见这个女人,就劝导她说:‘佛陀出世稀有难逢,佛法难闻,人身难得,你应当去听闻佛陀教法,广行布施。’随后,劝化比丘为她宣说悭吝和布施的因缘果报。

?

妇人对他说:‘大德请稍等一会儿。’说完便走入屋内,对丈夫说:‘门外有一个沙门,劝我们拜见佛陀,听闻佛法,做供养和布施。由于我们前世没有种布施的因,所以今世招致贫困果报。现在我们应当用什么来做后世的资粮,令我们以后不再遭受贫困呢?’

?

“丈夫回答说:‘我们家这样贫困,虽然有供养布施的发心,但又拿什么来做呢?’妇人说:‘因为我们前世没有布施,以至于今生遭受穷困;如果现在还不种布施因,累积福报,我们后世还能够投身何处?必将继续遭受穷困。你应当跟随我,来供养佛陀。’

?

“丈夫心中想:‘可能这个女人多多少少藏有一点私产,我就答应她的要求吧。’于是答应道:‘你想布施就布施吧。’妻子随即说:‘我打算用这条棉布做供养。’丈夫说:‘我们家仅有这一条棉布共享,出入乞讨,遮体御寒,靠这块棉布才能够存活下来。现在如果把棉布用作供养,我们都只有等死了!还有别的办法吗?’

?

“妇人说:‘人有生就有死,施与不施,最终都会死亡。我宁可布施后而死,因为这样还能让后世有盼头。如果没有布施就死去了,后世穷困的果报只会更加可怕。’丈夫听了妇人所说,也心生欢喜,对她说:‘好吧,我也做供养布施,就算死也值得。’

?

“妻子于是出来告诉比丘:‘大德!可在屋外檐下稍候,我要做供养。’比丘说:‘如果想供养布施的话,你应该当面进行,我会为你念经祈愿。’妇人说:‘我只有这一条身上所披的棉布作为供养,里面没有其他的衣服。女人身体秽恶,不方便在这里脱下来。’

“于是她走回屋内,远远蹲下,脱下身上的棉布,递给比丘。比丘便为他们念经祈愿,随后离开。比丘手捧着棉布来到佛陀的精舍,供养佛陀。佛陀看到劝化比丘,对他说:‘将此棉布拿来。’比丘双手奉上棉布,佛亲手接受这条垢污棉布的供养。

?

“这块棉布看起来肮脏污秽,当时国王和参会的大众心里都对它心生嫌弃。佛陀了知众人想法,便告诉他们:‘在佛看来,此次斋会最为清净的大施主,莫过于以这条棉布供养佛陀的人了。’

?

“与会大众听闻,心中莫不悚然。国王夫人则对檀腻伽夫妇供养佛陀心生欢喜赞叹,当即脱下了自己身上穿戴的缀饰璎珞宝衣送给檀腻伽,国王也十分喜悦,脱下身上华丽的衣服,送给她的丈夫,国王派人送他们家里,并请他们来参加法会。

?

“法会上,毗婆尸佛广为大众说微妙法,当时参加法会的众生,得度者无以数计。”

?

佛告诉阿难:“当时叫檀腻伽的贫穷女人,即是今天的叔离比丘尼。由于当时她以清净心供养布施棉布的缘故,九十一劫所投生之处,随身而来的都有一块白色细软毛布,从来不缺乏受用,随意悉得。由于在毗婆尸佛前谛听到深妙佛法的因缘,及发起得解脱之愿的缘故,今世得遇我释迦牟尼佛的因缘,成就阿罗汉果位。所以你们应勤奋精进,听闻佛法,供养布施。”佛说法时,法会上得证阿罗汉道者的无以数计,大众无不欢喜,恭敬地受持奉行。

?

?

《贤愚经》卷5:二六、贫人夫妇叠施得现报品元魏?慧觉等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祇洹精舍,与大比丘众,围绕说法。尔时国中,有一长者,其妇怀妊,月满生女,端正姝妙,容貌少双。其初生时,细软白叠,裹身而生。父母怪之,召师占相,师曰:「甚吉!有大福德。」因为作字,名曰叔离(秦言白也)。叔离长大,叠随身大,此女璝玮,国内远近,竞来娉求。父母念言:「女年已大,宜当嫁处。」即使工师为作璎珞。叔离问父:「锻是金银,用作何等?」父告之言:「汝年已大,欲嫁处汝,故作环玔。」女白父言:「我欲出家,不乐嫁去。」父母爱念,不违其志,寻为出叠,欲作五衣。女见复问:「欲作何等?」告言:「为汝作衣。」白父母言:「我此所着,悉已具足,更不须作,唯愿听我时往佛所。」父母即将往诣佛所,头面作礼,求索出家。佛言:「善来!」头发自堕,所着白叠,寻成五衣,付大爱道,为比丘尼,精进不久,成阿罗汉道。阿难白佛言:「叔离比丘尼,本种何功德,生长者家,生与叠俱]出,出家不久,得阿罗汉道?」佛告阿难:「谛听善思!吾今说之。」阿难言:「唯然。」佛言:「过去久远,有佛出世,名毘婆尸,与诸弟子,广度一切,时王臣民,多设供养,作般遮于瑟。有一比丘,恒行劝化,令诣佛所听法布施。时有女人,名檀腻伽,极为贫穷,夫妇二人,共有一叠,若夫出行,则被而往,妇便裸住坐于草敷;若妇被叠出外求索,夫则裸坐草蓐。劝化比丘次至其家,见是女人,因劝之言:『佛出难值,经法难闻,人身难得,汝当听法,汝当布施。』广说悭贪布施之报。女人白言:『大德小住。』还入舍中,语其夫言:『外有沙门,劝我见佛听法布施,我等先世,不布施故,致此贫穷,今当以何为后世资?』夫答之言:『我家贫困如是,虽可有心,当以何施?』妇言:『前世不施,今致是困;今复不种,后欲何趣?汝但听我,我决欲施。』夫心自念:『此妇或能少有私产,我当听之。』即可之言:『欲施便施。』寻曰:『我意欲以此叠布施。』夫言:『我之与汝共此一叠,出入求索,以自存活,今若用施,俱当守死,欲作何计?』妇言:『人生有死,今不施与,会当归死。宁施而死,后世有望;不施而死,后遂当剧。』夫欢喜言:『分死用施。』妇即还出,白比丘言:『大德!可止屋下,我当布施。』比丘答言:『若欲施者,汝当面施,为汝呪愿。』叔离白言:『唯此被叠,内无异衣,女形秽恶,不宜此脱。』即还入内,遥于向下,脱身上叠,授与比丘。比丘呪愿,持至佛所。「佛言比丘:『持此叠来。』比丘授佛,佛自手受此叠垢污。时王众会,微心嫌佛受此垢叠。佛知众心,而告之言:『我观此会清净大施,无过于此以叠施者。』大众闻已,莫不悚然。夫人欢喜,即脱己身所着严饰璎珞宝衣,送与陀腻?;王亦喜悦,脱身衣服,送与其夫,命令诣会。毘婆尸佛广为大众,说微妙法,时会大众,得度者众。」佛告阿难:「欲知尔时贫穷女人陀腻?者,今叔离比丘尼是。由于尔时以清净心叠布施故,九十一劫所生之处,常与叠生,无所乏少,随意悉得。缘于彼佛,闻深妙法,愿解脱故,今得遇我,成阿罗汉。是故汝等!应勤精进闻法布施。」佛说是时,得道者众,莫不欢喜,]顶戴奉行。图片丨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感恩文宣义工招募

大众阅藏如果您对大众阅藏感兴趣,想更深入的了解;或者想给大众阅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hanguoa.com/lhgjj/77298.html